《法治中国》第五集《公正司法》(下)解说词(8)

《法治中国》第五集《公正司法》(下)解说词(8)

摘要: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司法机关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推出更加透明、更加便民的“阳光司法”新举措,让司法公正体现在每一起具体案件中,更体现在当事人和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中。

【同期】广东省中山市法律援助处 主任 徐双发

通过法律援助律师的不断努力,让当事人得到了120多万元的经济赔偿,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同期】司法部法律援助司 司长 白萍

十八大以来,政府对法律援助的投入逐年增加,从2013年的16亿元,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到了2016年达到了21.2亿元,同比增长了12%。

【解说词】

除了法律援助外,司法救助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近年来,国家每年拿出20多亿元资金,对受到侵害但无法获得有效赔偿的当事人给予救助,帮助他们摆脱困境。

群众将享受到越来越多的法治红利,法治建设的获得感也将越来越强。

【解说词】

随着社会的发展,保护当事人自身权益的机制越来越完善,然而公共利益受到侵害谁来保障?公共利益无人管的“公地悲剧”现象如何避免?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2015年7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授权北京市等13个省区市检察机关开展为期两年的提起公益诉讼试点工作。

【解说词】

2016年2月29日,吉林省白山市人民检察院依法以公益诉讼人的身份,就白山市江源区中医院违法排放医疗污水,提起行政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同期】审判长

判决如下……

【解说词】

2016年7月15日,吉林省白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白山市江源区中医院立即停止违法排放医疗污水。

这是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试点工作后,全国首例行政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