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张鹏:服务实体经济 促进经济金融的良性发展(3)

——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解读

(三)金融改革在探索中不断取得突破

金融改革的系统性和协调性正在不断上升。大家都知道,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形成的决定对金融体制改革进行了全面设计,提出了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的改革目标。对金融市场的改革,我们主要是按照三中全会的统一部署来进行深入落实的。2014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和发挥其良好的支撑作用作出了重大战略安排。2014年8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启动了现代保险服务业的改革。2015年4月,国务院批复了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三家政策性银行的总体改革方案。2016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了健全机制、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用普惠金融来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诉求,同时用普惠金融来启动中国农村市场,对“三农”领域的各项改革进行支撑。很多具备条件的银行都要组建普惠金融事业部,这也从机构和机制上为普惠金融的发展提供了良性友好的支撑。

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业保持了快速的发展,金融产品日益丰富,金融服务的普惠性显著增强,金融改革有序推进,金融体系不断完善,人民币国际化和金融双向开放取得新进展,金融监管得到改进,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能力得到巩固和强化。

(四)当前我国存在的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与风险

当然,我们还存在一些重大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甚至可能形成系统性金融风险。现在我们高度关注这些问题和矛盾的发展,也采取了一切有效的措施,通过风险预警、风险管理、风险处置等卓有成效的体制机制,争取把以下四大类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有效地克服、防控和解决。

1.银行表外业务急剧膨胀,资产规模已经超过银行资产负债表内资产的水平

银行的表外业务正在急剧膨胀。膨胀到什么程度?到2017年5月末,中国银行表外资产所占的规模已经超过了总资产规模的50%,甚至有的数据指出,已经达到了55%。从这一点来看,大量的资产转向了银行负债表的表外。

表外和表内最主要的区别有三个:第一个区别,表外既可以做信贷,又可以做投资,可以获得资产的溢价收入;而表内资金一般来讲只能做信贷。换句话说,如果银行坚持表内资产的话,原则上,金融系统不会主动吹大资产泡沫,至少在吹大资产泡沫的过程中有一定程度的限制。但是,如果在表外运行,资产溢价直接成为表外众多收入的来源,金融就会直接或者间接吹大资产泡沫,增加资产市场的不稳定性,同时给金融自身带来较大的风险。因为表外业务以追逐溢价率为目标,所以就容易产生金融和资产泡沫之间的相互累加。这种循环结构会给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资产市场的稳定和宏观经济的稳定带来较大的影响和冲击。

第二个区别,表外业务的风险监管比表内要相对宽松。从表内的情况来看,各种风险的监管指标、央行的窗口指导、银监会的现场和非现场检查监督,都对表内资产进行了严格的风险管控。但是表外资产在管控力度和深度上要比表内资产弱一些。

第三个区别,表外流出去的资金往往不是直接进项的,而是进入其他的金融机构、金融业态、金融产品当中。我们往往通过下一层级的金融机构来创造一个看上去无风险的金融环境。在这个过程中,由金融市场来完成实际投资和接受商业银行委托资金,在协调关系中,不排除会出现征信、资金池、融资或者是以本金来偿利息的不规范做法。所以,表外业务急剧膨胀,对银行体系来讲,表面上看会增加一点收入,但实际上大幅度加大了金融风险,扭曲了市场对金融资源的配置能力,导致了贷款难和贷款贵现象持续不断地发生和强化。

责任编辑:田甜校对:张凌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