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金融工作的基本定性:增还是减?快还是慢?
下面,我们对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探讨将抽丝剥茧般地层层展开。
首先,我们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金融工作的基本定性是要继续增加还是要减少,是要继续加速还是要放缓?习近平总书记说,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中国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提高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而金融就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所以,金融一定是要继续推进和不断深化发展的重要领域,这一点毋庸置疑,广大金融业从业人士、金融市场的投资主体,以及从金融市场中获得融资和其他风险管理支持的企业,都尽可放心。
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就怎样发展金融业提出了明确要求,主要有三条内容:第一,健全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第二,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第三,转变金融发展方式。
我们需要金融业,金融业也要继续发展,但这种发展不是简单的规模上的发展,也不是简单的深化程度,而是基于金融企业的优势进行改革和创新,更好地促进金融市场竞争,并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形成分工合理且相互协调的呼应格局。
另外,要转变金融发展方式。我们要发展质量型、效率型和对实体经济引导型的金融行业,而不是简简单单地满足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我们要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主动性的引领和支撑。而实体经济接受了这种主动性的引领和支撑以后,其投资局面、经营局面、发展局面和创新局面都将得到有效的改善。
比如,在PPP项目发展进入下滑期的时候,我们启动了资产证券化改革。资产证券化改革作为一项金融改革一旦启动,就可以为PPP中的社会资本方的资本久期管理提供便利。从社会资本方的角度来讲,它必须接受一个事实,就是项目久期非常得长,而且投资久期要跟项目久期保持一致。从这一点来讲,许多民营企业受到资金规模的影响,受到经营环境的影响,受企业发展稳定性的影响,很难作为PPP项目的社会资本方。但是如果实现了资产久期和投资者久期的适当分离,就可以实现参与到PPP项目当中的人更多、风险更小、资金流动速度更快,更加有利于集聚全社会的力量。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