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生产现代化的重要路径

我国农业生产现代化的重要路径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三位一体”思想

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中央要求,要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能有所偏废。提到农业现代化,人们马上会联想到欧美国家的大规模农场经营、大型农业机械作业等具象特征。可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即使本世纪中叶城镇化率达到80%,还会有2.5亿左右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以农业为生,人均耕地不足10亩,户均30多亩;再加上各地区农业资源禀赋千差万别的因素,相对于欧美农业而言,我国的农户生产经营规模很小将是我国农业长期的历史现象。那么,我国的小农生产如何现代化?这是“四化同步”必须破解的历史性难题。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确立后算起,这个难题已经困扰我国三十多年。

如果笼统地讨论破解这一难题的基本思路,早在三十年前就已经明确了,那就是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这一思路指导下,以发展市场经济为导向,全国各地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形成了以“公司+农户”为基本模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以能人牵头为基本模式的专业合作社等经验,并且,这些经验在国家层面都以权威政策发布甚至制定法规条例的方式进行了推广。这些经验虽然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但总体效果并不理想,大量农业生产被排除在外,即使一些小农户参与进去,也难以与企业和能人共同分享市场竞争带来的利益。

习近平总书记长期关注如何为农业生产提供社会化服务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他在浙江省担任省委书记期间,敏锐地发现了瑞安市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创新的巨大价值,倡导并具体指导了把农民专业(生产)合作、供销合作和信用合作整合为一个强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改革,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取得了初步经验,简称“三位一体”。其后,仍然把“三位一体”作为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轴抓住不放。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下发11号文件,要求各级党委政府以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为突破口,形成“三位一体”的“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确定了发展“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的政策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的“三位一体”思想,主要源于他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造诣和我党改造小农经济伟大实践,也是对国情相似的发达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理论与经验的兼收并蓄。列宁早就讲过:“文明的合作社工作者制度就是社会主义”。正是基于马恩列的合作经济思想,毛泽东在根据地时期就发出了“组织起来”的伟大号召,作为陕北革命根据地领导人的习仲勋,响应这一号召,亲自领导农民办起了生产合作社、供销合作社和银行。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让全国农民彻底摆脱小农经济分散单干的制度性弊端,有效对抗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对农民的盘剥,毛泽东领导亿万农民建立起了生产合作社、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了制度根基。显然,习近平总书记的“三位一体”思想,体现了我党改造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历史使命的“初心”。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构建“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我国还在探索之中。为了少走弯路,借鉴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是我们党在领导改革开放中运用纯熟的治国理政法宝。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指导瑞安“三位一体”改革试验时提出,要借鉴日本农协等国外有益经验,但又不要照抄照搬。

那么,“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社模式能够为小农生产提供生产生活全方位社会化服务吗?这里我们梳理一下日本农协的基本制度安排及其效果,有助于深刻理解习近平“三位一体”思想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日本与我国同属东亚国家,人多地少、农户经营规模细小,既是基本国情,也是国家现代化尤其是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遇到的基本难题。从明治维新算起,日本花了八十年左右的时间,摸索出了二战之后基本定型的农协(全称农业协同组合,即农业合作社)体制。该体制有以下特征。

农协组织与政府层级一一对应,有一级政府便有一级农协。这样的组织机构设置方式有三个优势,一是行政区划内的所有农村居民全部加入到农协之中,可谓是“一个都不少”。二是农协成为政府与农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不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可以通过农协落实农业农村发展政策,保证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的高效率,并惠及农协全体成员。三是及时准确地掌握全国农业生产经营动态,有效防止谷贱伤农现象的发生。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