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评价2.0:从局部到全局评价(2)

科技评价2.0:从局部到全局评价(2)

科技评价2.0的目标

19世纪英国小说家萨缪尔·巴特勒曾说过一句很有趣的话:鸡只是蛋为了产生另一个蛋而用的手段。对于整个科技生产链条而言,科技评价就是一项被证明为行之有效的政策工具:它一方面调控资源配置方向与科技产出的规模,另一方面规范科技主体的行为选择模式。随着整个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化与专业化的大趋势,科技评价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也必须完成从评价1.0版升级到评价2.0版。如果说评价1.0版是线性评价模式,那么,评价2.0则是非线性的,它努力在科技生态、资源与人才之间形成一种耦合关系。为了分析的方便,我们把科技评价1.0版称为局部评价,仅关注资源配置、人才结构与成果等级;那么,即将到来的评价2.0则是全局评价,它关注整个科技生产链条,尤其关注对科技生态系统的评价,而这是评价1.0无力做到的事情。

全局评价的目标有四个:第一,营造良好的科技生态系统。科技生态系统本身也是一种具有持续影响力的成果;第二,改变原有的人才评价权重,解决屠呦呦、袁隆平等遭遇的评价窘境,突出能力优先;第三,取消单一化评价模式,采用科研成果分类评价;第四,塑造纯粹科学家,杜绝肆意的跨界行为。虽然从内容上看,局部评价也关注人才和成果,但是那种评价体系下的关注是粗糙的,并在实践中带来很多难以消除的后遗症。如局部评价(评价1.0)下的人才认定就是一种静态考察模式,过度仰仗于出身与学历等静态指标,对于成果的评价过分依赖于所谓的国际名刊等,这是造成屠呦呦、袁隆平等评价窘境的根源所在。另外,取消奖励的申报机制改为推荐制,杜绝自我吹嘘的恶习。如果所有的科研活动都以论文来评价,这就严重缩小了科学活动的外延。仅就科技活动的起点分类而言,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试验发展研究的成果呈现形式是完全不同的,如果一律以论文作为评价标准,会对科技共同体造成严重的不公平,也会带来群体行为的制度性越轨,比如最近曝光的医生论文被大批量撤稿事件,就是这种扭曲评价体系带来的制度性越轨。再比如评价1.0对于人才的评价,通过特设性的歧视条款造成的后果就是激励了一小批,遏制了一大批,其负面效应慢慢会呈现出来。从手段上看,局部评价过度依赖资源的调控与承认的分配,已经侵蚀了科技生态系统的基础,而这些调控因子在频繁使用之后开始出现敏感度降低现象,导致刺激所带来的效果远不如预期。

如果把评价工具所具有的调控力设为一个定值,那么,全局评价则会带来一个可喜的变化,即评价的调控力会在多个目标上分散,从而让原先被过度使用的资源、人才与成果恢复弹性与敏感性。当评价的注意力部分转移到科技生态系统,会为其他子系统的发展留出缓冲与调适时间。以往局部评价带来的唯一好处就是在共同体内部形成了竞争意识以及对于资源和成果的渴求,这部分经验会成为科技共同体的认知定势。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全局评价是可行的,即便调低对于人才、成果的评价力度,前期形成的竞争意识也不会轻易消退,这也意味着全局评价即便在不增加过多力量的情况下也是可以实现的。

据《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2015)显示,我国的R&D投入已经突破2%的关口,全时当量研发人员以及科技人力资源总量都已经是世界第一。这组数据说明两个问题:首先,我国的科技体量已经足够大,短期内R&D投入大幅增加已经不太可能;其次,随着人才总量的持续快速增加,资源的竞争强度会越发激烈。如果再在这两方面加大调控力度,只会造成过度竞争以及出现共同体集体麻木状态。根据生态学的原理,足够大的群体密度会造成挤出效应,因此,对于全局评价来说,把力量从资源与人才方面部分撤出,留出精力去处理更加复杂的科技生态系统是完全有可能的。

李克强总理在最近的讲话中曾深刻地指出:人类的重大科学发现都不是计划出来的。评价作为一种计划的产物,应该不忘初心。因此,科技评价只是手段,激发人的创造性才是所有评价的最终目的所在,如果为了评价而评价,那么,作为科技活动主体的人就死了。

既然科技的全局评价系统的建设是可能的,那么该如何着手呢?由于科技的生态系统主要包括两个大的部分:科技政策与科学文化,对此,可以引入社会影响评价。主要目的是使科技生态系统自身保持生产性功能,从而达到支持科技生产链条的持续发展,并使科技生态系统总是处于边际产出递增状态。这恰恰是科技生态系统生产功能的体现,好的科技环境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交易成本,从而为成果的产出留出更大的利润及空间;另外,系统中好的科学文化则可以保证群体的价值观是向上的并具有超越性,而非单纯的入世取向的利益诉求;再有,好的科技生态系统既可以培育人才,也可以吸引人才,只要想想硅谷的科技生态系统就可以明白这个道理。硅谷没有秘密,支撑硅谷的条件都是明确的,为什么别的地方无法克隆,原因就在于那里的科技生态系统处于健康状态,这就为无数的资源、人才、想法的流入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空间。之所以引入社会影响评价,是想借助于社会的力量来遏制科技生态系统的退化与保守倾向,让科技生态系统时刻处于开放的、远离平衡态的进化状态。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