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评价2.0:从局部到全局评价

科技评价2.0:从局部到全局评价

科技评价体系作为科技系统中最重要的环节,它通过规则的设定实现对科技共同体的行为进行规训。高质量的评价,能使科技资源处于最佳配置状态,从而实现科技造福社会的目的。我们把科技评价1.0版称为局部评价,仅关注资源配置、人才结构与成果等级;那么,即将到来的评价2.0则是全局评价,它关注整个科技生产链条,尤其关注对科技生态系统的评价。

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近40年的历程,这场伟大的变革,科技系统作为社会的子系统之一,自然无法置身事外,从彼时的百废待兴到此时的蒸蒸日上,显然科技界的整体结构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科技评价体系作为科技系统中最重要的环节,它通过规则的设定实现对科技共同体的行为规训。高质量的评价,能使科技资源处于最佳配置状态,从而实现科技造福社会的目的。然而科技界的表现却与预期有一定差距,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科技评价体系的改革从哪里切入是比较合适的路径?这一切都要回到对评价体系结构的检视上。

科技评价体系的结构

科技评价的水平直接影响科技发展的质量,这已是学界的共识。由于评价是一种主动介入式的管理方式,那么,科技评价的结构一定是基于科研生产过程而设定的。通常科技的生产链条有如下结构:科技生态系统+资源配置+人才=科研成果。在这个简化的流程图中,广义评价是对等式两边的四项要素全部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狭义评价则主要针对知识生产链条中的可见要素进行评价,即对资源配置、人才与成果进行评价。对于管理者与社会大众而言,他们比较关注狭义评价,然后各取所需:管理者求成绩最大化,公众则是获得骄傲与自豪。两种不同诉求在结果处合流,也助长了整个社会把狭义评价等价于评价的认知误区。

这种线性评价模式就是我们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在执行的科技评价1.0模式的主要内涵,其最大特点就是简单地把“资源+人才”拢到一起,然后就期望预期的科研成果马上出现,如果实际效果不理想,那就直接调整两个变量:要么加大资源投入量,要么增加人才数量,或者同时增加。这种粗线条的评价模式操作简单,在科技发展处于跟随阶段很有效,毕竟有成熟的路线可以依循。问题是,一旦科技整体发展态势由跟随型转变为并跑型,可资借鉴的模式在迅速减少,这时线性评价模式的功用也就走到了尽头。用经济学术语讲,就是出现了总体边际收益递减的状态,这时再靠传统的线性评价模式来支撑与推动科技发展的策略显然已经不能奏效。毕竟在资源的硬性约束下,投入不可能无限加大,这时那些隐而不显的科技发展要素开始显示出作用,即好的科技生态系统在同样规模的投入下会有更好的表现。这里的表现包括两个方面内容:成果的质量和数量。因此,寻找新的科技评价模式是科技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科技生态系统都包括什么?这是很难定义的事情,大体可以把那些可见要素移除后支撑科技发展的要素都称作科技生态系统。为了简化起见,我们把生态系统中支撑科技发展的不可见要素按影响力强弱分为政策要素与文化要素。也就是说,科技的生态系统=政策要素+科学文化要素。这些要素都是不可见的。由于公众对于科技界的陌生,很难了解到这些东西的作用与价值,因而,社会大众对此缺乏应有的关注,这样就无法形成来自社会的有效压力,促使管理者去作出改变,而来自科技界内部的批评声音则多有忌讳,故而这个问题就如同影子一般存在。没有人看见它,却又时刻离不开它,如何评价它,这也是当今科技界一个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下面就科技生态系统中的政策要素作些简单的评价分析,窥豹一斑。

科技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直接受政策影响,因而对科技政策层面的评价恰恰是诊断科技生态系统状况的便捷方式。政策通用的评价标准就是公平,即一项政策是否体现了最大限度的公平,以及提供实现公平的路径。由于其不可见性,这部分评价在实践中通常是被悬置的,也是目前评价中最为薄弱的部分。公平永远是政策的最大美德,缺少公平的政策是行之不远的。让所有有能力的人有公平的机会同台竞技,这项政策才能真正把影响力发挥到最大,由此而来的知识溢出效应才能被社会所分享。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