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海平:让“算法”遵循“善法”

田海平:让“算法”遵循“善法”

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带来了人们在思想、生活和工作各方面全方位的变革。“人机大战”引发广泛关注的深层原因,在于它在文明史和人类史尺度上以一种仪式化的效应表征了一个时代的来临,即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

人工智能时代来临,人类应该如何行动

从人工智能的主体结构看,无论“阿尔法狗”战胜人类顶尖棋手,还是“微软小冰”创作诗歌,抑或是IBM公司的超级机器人“沃森”跻身杏林、悬壶治病,它们目前充其量属于某种弱的人工智能,离真正的智能主体相去甚远。然而,这并不能消除一种日益滋长起来的恐慌性担忧:一旦人工智能大规模进入我们的生活,人类未来会怎样?斯蒂芬·霍金、史蒂夫·沃兹尼亚克、比尔·盖茨等发出警示说:人工智能可能是人类存在的最大威胁。埃隆·马斯克甚至说:“有了人工智能,就相当于我们开始召唤恶魔。”

透过各种各样的“悲观主义—乐观主义”的观念对峙,我们看到,我们真正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是:既然认识到人工智能的时代已经到来,我们要如何行动才使自己成为未来的一部分?换言之,为了避免人工智能在唤醒万物的同时唤醒人类无法控制甚至最终控制或取代人类的“恶魔”,我们到底应该如何行动?笔者认为,这个问题的紧要处只有放在规范性的先行构建上,才能未雨绸缪。它涉及人工智能时代的道德建构问题,应从“人为自己立法”的规范性原理中产生。就形式方面而言,笔者将这种规范性的先行构建概括为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让算法遵循“善法”。因为“善法”的主体性总是与“目的”相关,而算法在总体上永远只能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或工具而已。

具而言之,作为人工智能时代的道德建构,让算法遵循“善法”的原则包含两个重要的伦理尺度:一是人工智能自身嵌入的道德,涉及人工智能带来的智能主体模式及其相关伦理尺度;二是人类在拓展人工智能的过程中进行的道德建构,涉及常见的人类主体模式以及人类主体与人工智能主体相处的“主体间”模式及其相关伦理尺度。

“人工智能2.0”是否依系于“道德算法”

第一个方面的伦理尺度与人工智能的智能主体或智能主体模式有关。人工智能通常的定义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等机器能够做那些表现出人的智能的事情,其目标是使智能行为自动化。然而,就智能主体的类型而言,在机器中实现某些人类的智能的弱人工智能,与让机器自主地或自动地表现人类的智能的强人工智能,在强弱程度上是大不一样的。如果将前者记为“人工智能1.0”,那么后者就是“人工智能2.0”。目前的人工智能完全可以看作是从“人工智能1.0”到“人工智能2.0”的过渡,其实质是走向一场更深远的智能主体革命。

在这个背景下,人工智能作为一种“自主智能主体的架构体系”,其主体性或主体结构,有点类似于我们将人脑的某些功能(或类似人脑的某些功能)移至机器之中。如果说人类主体性的生物学基础是“神经”,那么,人工智能的主体性是而且只能是对人类主体性的一种模仿。这种模仿的科学基础和展现形式就是“算法”。抛开人工智能主体在多大程度上类似于人类主体不论,研究者指出:使人工智能产品成为智能主体的关键要素是“道德算法”——即一种令自主性人工智能装置学会负责任行动的算法,它内嵌于人工智能的算法体系之中。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人工智能2.0”的智能主体革命依系于道德算法呢?

人工智能的主体模式在这个问题上面临伦理尺度上的重大挑战。以医疗和战场中的自主式机器人为例,当面临人类生命之生死抉择难题时,机器人应该如何做决定?当不当决定导致原本可避免的伤害发生时,那是谁的责任?在这个问题上,人工智能的主体模式虽然凸显了道德算法的重要性,但其更深层次且更为重要之依系,则无疑是人类为自己所立之“善法”。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