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震: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2)

韩震: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2)

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就要持续不断地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应该持续不断地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一方面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另一方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人们普遍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人民的新期盼,更加要求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要按照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们更要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让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就要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就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等的结合上进行思考,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上来思考,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出发进行思考,得出正确结论。我们党是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的党,强调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社会愈发展,其系统就愈复杂。在自然经济情况下,大多数人过着自足的生活。随着市场经济规模的扩大,其复杂性也呈几何式增长,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系统性紊乱”或“结构性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所造成的全球性经济衰退,就是“风险社会”的注脚。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特点,我们更要增强忧患意识,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对形势作出科学判断,为制定方针、描绘蓝图提供依据,从而带领人民成功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正所谓“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连上下而通之,衡内外而施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仍然需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我们要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要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就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更加自觉地在理论中、思想中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总之,我们要联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联系党和国家的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深入研究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作者:韩震,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教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