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教育界“华工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华南理工大学构建起“两工程一计划一行动”(学生工作创先争优“标杆工程”、学风建设“卓越工程”、学术创新“百步梯攀登计划”、“岭南追梦”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行动)的学生培养工作体系,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面对“钱学森之问”,华南理工大学着力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产学研合作教育和国际化教育。扎实的课堂教育外,全校所有科研平台都对本科生开放,还与校外科研院所合作建立科研平台,大一新生即可加入院士团队,多达60%的本科生参与课外科研,这被誉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华工模式”。
这一模式不断结出累累硕果:基因组创新班有88人次以并列第一作者或署名作者在Nature、Science、Cell上发表论文70篇;博士生何志才的研究成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本科毕业生陈第两次被评为《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公司成功在新三板上市;毕业生罗锐邦入选《福布斯》“医疗及科学”领域“亚洲地区30位30岁以下俊杰”;学生多项社会调研成果得到国家领导人的肯定和鼓励。
近两年,华南理工大学又获批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入选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