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张鹏:面向全面小康社会的中国:橄榄型社会与M型社会的比较(13)

3.促进中低收入职工工资合理增长

这主要是关于最低工资的问题,以及所形成的集体合同的订约率。也就是以集体讨论的方式形成一致意见,然后根据一致意见去定义劳动和约。

4.加强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管理

进一步明确相关管理标准和有效安排。对部分过高收入行业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严格实行企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双重调控政策,逐步缩小行业工资收入差距。建立与企业领导人分类管理相适应、选任方式相匹配的企业高管人员差异化薪酬分配制度,综合考虑当期业绩和持续发展,建立健全根据经营管理绩效、风险和责任确定薪酬的制度,对行政任命的国有企业高管人员薪酬水平实行限高,推广薪酬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制度。缩小国有企业内部分配差距,高管人员薪酬增幅应低于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增幅。对非国有金融企业和上市公司高管薪酬,通过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增强董事会、薪酬委员会和股东大会在抑制畸高薪酬方面的作用。

5.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

事业单位要完善绩效工资,机关单位要做好基本工资和补贴的管理和运用。

6.健全技术要素参与分配机制

在当前的情况下,参与分配的要素机制基本是采用了生产性的特征或资产性的特征进行分配,而在分配体系的内部,往往对科技创新的估值不足。在这个条件下,就要进一步鼓励和大力促进技术要素参与分配。

7.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8.建立健全国有资本收益分享机制

在国有资本收益分享机制中,要结合国有资本的经营预算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价格监管,进一步确定国有资本收益分享机制的相关安排。

9.完善公共资源占用及其收益分配机制

公共资源包括国有土地、海域、森林、矿产、水等。要建立健全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全民共享机制,出让收益主要用于公共服务支出。

责任编辑:田甜校对:张一博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