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打好四场硬仗
记者:脱贫是一场攻坚战,攻坚战有攻坚战的打法,贵州采取了哪些重要举措?
谌贻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我们深入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找准穷根、精准施策,重点打好“四场硬仗”。
一是精准打好基础设施建设硬仗。聚焦聚力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薄弱这一突出短板,近年来我省率先在西部地区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建成投运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实现66个县有中型水库水源保障;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有效解决了一批贫困乡村尤其是少数民族特困乡村的水、电、路、讯等发展瓶颈制约问题。下一步我们将全面实施脱贫攻坚农村公路“组组通”三年大决战,到2019年建成通组公路9.7万公里,实现3.9万个30户以上村民组通硬化路。
二是精准打好易地搬迁扶贫硬仗。我们把易地搬迁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当头炮”,在搬迁中探索出“五个三”改革配套经验,去年已搬迁45.8万人,已搬迁入住户户均实现就业1.68人,今年至少搬迁75万人。我们将坚持城镇化集中安置,以岗定搬、以产定搬,以县为单位统一建设管理,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解决好搬迁群众生计保障和后续发展问题,确保到2019年近200万应搬迁人口全部迁入新居。
三是精准打好产业扶贫硬仗。我们把发展产业作为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总结推广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经验,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产业,去年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万多个,带动74.2万贫困人口脱贫。今后我们将面向大市场,创新产销对接和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绿色优质产品,重点推进蔬菜、茶叶、生态家禽、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规模化发展,确保到2019年贫困群众“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
四是精准打好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硬仗。教育方面,每年压缩6%行政经费用于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上高中、大学免除学杂费,将对农村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实行全员培训,提高脱贫致富技能。医疗方面,深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三年提升计划,医疗保障覆盖85.23万贫困人口,今年实现贫困人口“四重医疗保障”全覆盖。住房方面,对全省51.38万户农村危房户实施改造并同步实施“改厕”“改厨”“改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