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国际> 正文

叶海林:中印关系的现状与未来

叶海林

叶海林 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中心主任

点此观看完整报告

洞朗事件是中印两国近年来发生的最严重的一次边境对峙,而这一次对峙和以往是不同的。最主要的不同在于,洞朗事件发生在了无争议的领土上。也就是,洞朗地区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这是被1890年《中英会议藏印条约》所确定的。而以往的对峙都是发生在所谓争议区,因为中印两国的国境线从未正式划定过,所以对于很多地方边境线的走势、对于具体地点上到底属于哪个国家,双方是各执一词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对峙可以说是在“争议区”发生的,双方有一定的外交协调空间。然而,洞朗从来都不是争议领土,在这个地方发生对峙事件性质是非常严重的,这也是为什么“洞朗对峙”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最终在8月28日才得以化解。在2017年6月18日发生洞朗事件之前,中印两国之间虽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总体态势还算是比较稳定的。尤其是在2014年、2015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印度总理莫迪分别进行两国互访,为双方奠定了一个相对较为良好的合作基础。短短两年以后,双方在边境上却发生了非常严重的事件,我们如何看待一段时间以来中印关系的走势,并且以洞朗事件作为一个转折点去看未来的中印关系的发展,这是需要引起我们思考的问题。

莫迪上台以来的中印互动

从2014年正式执政到现在,应该说莫迪的对华政策和此前国大党时期的曼莫汉·辛格相比有不小的修整,在总体的外交基本路线不变的情况下变得更加积极主动。概括来说,莫迪的对华政策相对于辛格时期更加地不关心中印两国双边关系的整体状态,也更加地不在乎某一个意外事件会不会给中印关系造成长期的损坏。从莫迪的执政思路来看,他是一位比较具有攻势的国家领导人。他在对华关系包括对巴关系以及其他事务上,更关注印度的大国地位,这都与以往国大党政府曼莫汉·辛格时期有所差别。

2015年莫迪访华期间,印度媒体大量报道,印度准备毕其功于一役——把中印之间存在的所有问题在莫迪访华期间都一揽子解决。当然,实际上以中印双边客观状态来说想在一次访问解决所有的问题这并不现实。

从2016年开始,印度慢慢调整了自己的外交政策。从寄希望于一次性解决中印之间的所有问题,变成一个一个地按照印度的时间表和想法向中国提出问题,让这些问题来检验中印关系的现状。这个思路和中国的对印思路是不太一样的。我们知道,中国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更强调的是宏观架构,比如说,与美国要建立新型大国关系,与俄罗斯建立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与巴基斯坦建立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中国更倾向于为双边关系做一个总体性界定,在这个界定的基础上,对双边关系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做出灵活处理。反观印度,至少是在莫迪时期,强调的更多是微观,也就是从一个事件上看自己的得失利弊。这是中印两国在外交策略上一个非常大的差别。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外交策略差别实际上是有其深层次原因的,有各自国家定位和对外基本战略考量在里面,并不仅仅是思维习惯的不同。总体来说,中印关系的确是非常复杂的一个大国间的关系。

责任编辑:张凌洁校对:吴自强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