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必须始终坚持“一国两制”不改变、不动摇,切实维护“一国两制”实践不走样、不变形。
其一,要坚守原则底线,注重顶层设计,强化底线思维。“一国两制”科学构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坚持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又创造性地解决了在一个国家整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与保持资本主义制度地区和平共存、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问题。“一国两制”科学构想是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提出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最终正式确立为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的工作方针。这一科学构想和实践创新,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的丰富和发展,也为世界各国和平解决领土争端另辟蹊径,更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做出了典型示范,是对世界的巨大贡献。
首先,以社会主义为主体推进“一国两制”的国家建设,这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其次,“一国两制”构想是社会主义的产物。邓小平同志曾经说:“我们对香港、澳门、台湾的政策,也是在国家主体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制定的,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中国的社会主义,谁能够制定这样的政策?没有哪个人有这个胆识,哪一个党派都不行。你们看我这个讲法对不对?没有一点胆略是不行的。这个胆略是要有基础的,这就是社会主义制度,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
再次,“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体现。邓小平同志曾说:“我们搞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以才制定‘一国两制’的政策,才可以允许两种制度存在。”他还说:“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个特色,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对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处理,就是‘一国两制’。这是个新事物。这个新事物不是美国提出来的,不是日本提出来的,不是欧洲提出来的,也不是苏联提出来的,而是中国提出来的,这就叫做中国特色。”
“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在分析“一国两制”政策不变的问题时指出:“香港在一九九七年回到祖国以后五十年政策不变,包括我们写的基本法,至少要管五十年。”他说:“讲不变,应该考虑整个政策的总体、各个方面都不变,其中一个方面变了,都要影响其他方面。所以请各位向香港的朋友解释这个道理。试想,中国要是改变了社会主义制度,改变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香港会是怎样?香港的繁荣和稳定也会吹的。要真正能做到五十年不变,五十年以后也不变,就要大陆这个社会主义制度不变。”既然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国两制”实践的前提,那么“一国两制”国家建设的核心任务就非常明确了,就是要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最后,“一国两制”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统一战线理论的重大发展和贡献。香港的回归和发展建设是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内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超社会制度的合作,这本身就是涵盖最大范围的统一战线。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什么叫爱国者?爱国者的标准是,尊重自己民族,诚心诚意拥护祖国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不损害香港的繁荣和稳定。只要具备这些条件,不管他们相信资本主义,还是相信封建主义,甚至相信奴隶主义,都是爱国者。我们不要求他们都赞成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只要求他们爱祖国,爱香港。”所以说,“一国两制”具有爱国主义的灵魂,可以把各种爱国力量结成广泛的同盟军,不仅能够把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推上前所未有的历史新舞台,也有利于凝心聚力,为我国的繁荣富强奋斗终身。
不管从哪个方面讲,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是“一国两制”条件下国家建设的核心任务,都是保证“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全面实现的关键性基础。从根本上讲,“一国两制”条件下的国家建设不是国家的局部建设,而是国家的整体建设,不是短期建设,而是长期建设,它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团结统一和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伟大事业。因此,我们要坚守原则底线,注重顶层设计,强化底线思维,始终坚持“一国两制”不改变、不动摇。
习近平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四届政府就职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他说,继续推进“一国两制”事业,是中央政府、特别行政区政府和包括港澳同胞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使命,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我们对“一国两制”方针的信心和决心都绝不会动摇,我们推进“一国两制”实践的信心和决心都绝不会动摇。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