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高等教育国际合作(3)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高等教育国际合作(3)

摘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基于世界的历史经验和时代发展的新趋势提出的新型国际关系原则,其蕴含的价值观念对于审视和促进当前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为未来世界范围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提出了新使命

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在构建世界新秩序中承担着应有的责任与担当,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提出了新使命。教育国际合作需从维护全人类利益的高度出发,在原有的双边或多边基础之上能超越性地、在更高水平层面上推动高等教育机构的发展。超越大学边界,拆掉物理上存在的围墙,切割合作前沿,不断拓展合作的边疆。

构筑学术共同体。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引领构建学术共同体,要通过整合组织内部与外部环境,拆除校园的围墙,设立不同国家行为体之间的“知识联盟”,实现知识要素在大学中的创造、共享和转移。加强大学的国际合作,促进知识的互动与整合,不断刺激知识创新和优化知识共享;保持开放系统,构筑广阔的、多样化的国际文化交流网络平台,促进与不同国家和地区教育机构的交流与对话;创设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承担引领人类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全球责任;充分发挥知识先锋作用,从理论和实践上为影响世界社会经济变化的政策制定提供方案。

构筑世界青年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寄语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引领,大学需要为青年搭建平台,促进不同国家青年的交流,通过互派交流、联合培养等方式,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在交流中增进青年的国际理解、国际认同。院校需要加强青年学生的国际理解教育,帮助学生理性认识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引导学生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和挑战,提升学生的开放、平等、尊重和包容的国际视野,养成国际使命感和责任感。

构筑社会责任共同体。院校和教育机构首先应该保持强烈的国家和社会责任担当,加强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积极为本国社会发展服务,自觉履行对国家的命运和前途负责的使命。其次,承担必要的国际责任并作出相应的世界贡献,搭建交流与合作互动机制,充当多元文化沟通与融合的桥梁,促进不同文明间的对话和交流。促成全球伙伴关系网络,以汇聚共同利益和人类福祉为基础拓展协同合作空间,共同解决全球性问题。积极向国际社会提供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点的国际公共产品。克服“集体行动的逻辑”,积极为形成公平正义的世界秩序作贡献。

深化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和构建公平公正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秩序,离不开价值和理念的引领。事实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是伟大的构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是伟大的事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用更宽广的视野认识和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高等教育国际合作这一命题的丰富内涵。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和发展机遇,同时规划了各国推动合作的未来图景和现实路径。可以预见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来自中国,但成效惠及世界。

(周作宇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教育学部教授;马佳妮系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