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理论新视野】郭继承: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

——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

摘要: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如何准确理解坚守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如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怎样挖掘和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怎样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敬请关注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郭继承为您所作的报告《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深入挖掘和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哪些内容?任何一个伟大的文化,都有一以贯之的主线,我们抛开中华文化纷繁复杂的具体内容,追问历代圣贤、伟大的思想家,到底想追求什么?

第一,从“人心惟危,道心惟”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努力方向。孔子曾说:“吾道一以贯之”。《尚书•大禹谟》中说:“人心惟危,道心惟。”“人心”实际上是指人性之中的消极力量,比如贪欲、狭隘、偏见、自私;“道心”是人性之中的积极力量,比如良知、仁爱、慈悲。朱熹曾经将这句话称为中国文化的“心传”。这八个字指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的方向。它告诉我们,人性中既有消极的力量,叫“人心”;也有积极向上的力量,叫“道心”。尧、舜、禹、孔子、孟子、庄子、王阳明、朱熹等历代圣贤、思想家,都在引导人们如何护养、启迪和坚守自己的“道心”,如何更好的防范“人心”。

人类文明史上,所有的辉煌,都是在“道心”的指导下创造的;人类历史上所有的悲剧,都和“人心”的膨胀有关。因此,“人心惟危,道心惟”,指出了历代圣贤和智者努力的方向,高度凝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的方向——启发人的“道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我们做对社会、对家庭、对个人都有益的人。

文学作品只有启发“道心”,承载人类美好的价值和精神追求,才会永远被人称颂,这就是“文以载道”。只有“载道”的文学,才能永垂不朽。什么是载道?从某种意义上讲,载道就是承载了人类美好的价值和精神追求。读了“载道”的作品会启迪人积极向上,更加开明,更加积极,更加包容,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去面对生活。   

文学作品可以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无声、内化于心方面发挥作用,比如体现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丑恶的鞭挞,对社会问题的反思、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核心价值观的坚守。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应该坚持一个方向:引导人性之中积极向上的力量——“道心”,从而引导我们做一个对社会、对人民、对家庭、对个人都有益的人。面向未来,所有文化研究者、文化传播者都应该以弘扬和传播优秀的文学、文化作品,以启发人性之中积极向上的力量,以塑造堂堂正正大写的人为责任和使命。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