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理论新视野】学用“底线思维”增强政治领导本领

【十九大·理论新视野】学用“底线思维”增强政治领导本领

QQ图片20171027135736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增强政治领导本领,坚持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科学制定和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落到实处。“底线思维”是思维方式的一种形式,就是说什么话、干什么事都要从“最坏”处考虑和估算,通过学用底线思维能够认真计算、评估风险,以较好地规避思维不到位所带来的风险和后果。习近平同志在谈到领导方法时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

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学会用底线思维来“说话办事”、“为人处事”,坚守思想道德“前线”、纪律规矩“底线”,做到思有所“虑”、心有所“戒”、行有所“惧”,严防腐败等“病菌”突破防线,腐蚀我们的“肌体”。

一要在用权上用好“底线思维”,做到“权有所戒”。牢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提出的那样,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就会披荆斩棘,一路高歌,走好新时代新的长征路;用“反”了就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伤其身,甚至成为人民和历史的“罪人”,蒙诟一生。用权有所戒就要敬畏权力,严以用权,依纪依规用权,不能把权力作为凌驾法制、假公济私的“尚方宝剑”。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用权时一定要行有所思、行有所畏、行有所戒,做到三思而后行。

二要在处事上用好“底线思维”,做到“行有所戒”。“一失足成千古恨”。党员干部稍有不慎就会“跌倒”,甚至跌落“万丈深渊”难以爬出,并且会给党和国家带来损失,给群众带来伤害,给家庭带来痛苦。为人处事要有“底线思维”,要行有深思,干每项工作,每件事都应思前虑后,想想自己的身份、想想群众利益、想想组织原则、想想法律“利剑”等,做到有损党和政府形象的事不做、有损群众和集体利益的事不干、违背原则纪律的事不为,真正做到行有所畏,行有所“为”。

三要在独处时用好“底线思维”,做到“心有所戒”。我们说,人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最难战胜的也是自己。慎独体现个人道德修养、品行操守。在独自活动,缺少监督的情况下,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法纪框架进行活动,这是检验一个人自觉性、自制力和意志力的重要标志。作为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我规范和约束,切实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八小时内外”一个样,做到不仁之事不做、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沾、不法之事不干,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四要在交友时用好“底线思维”,做到“交有所戒”。良友如宝,诤友似金。党员干部就要净化自己的“朋友圈”。和谁交朋友,交什么样的朋友,对党员干部来说非常重要。要多和正直的、品德高尚的人交朋友。“君子之交淡如水,为政之道清似茶”。党员领导干部应把握好交友的尺度,纯洁交友的动机,交“优秀、模范、先进”的朋友,见贤思齐、锤炼党性,陶冶情操。

“打铁必须自身硬”。党员干部增强拒腐防变能力,保持政治定力,务必要有“底线意识”,学会用底线思维来分析利弊、对待权责,干事创业,廉政作为。守住“法律底线”、守牢“精神家园”,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走好新时代新的“长征路”。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17/1202/976268.shtml(转载请保留)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作者单位: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委巡察办)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QQ交流群209961124,网友之家交流3群: 522415122。

责任编辑:刘媛校对:连元博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