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绍史: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

徐绍史: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

科学有效的宏观调控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必然要求。习近平同志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这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宏观调控工作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宏观调控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我国发展所处历史新方位,作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形成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框架,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有效引领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在这一进程中,宏观调控工作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党中央经济政策框架,不断创新、持续完善,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把认识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作为宏观调控的大逻辑,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宏观调控牢牢把握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能转换三大特征,不断调适理念、调适政策、调适方法,强化经济形势监测预测和政策措施预研储备,加强宏观政策组合运用,更加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预期,宏观调控各项指标符合预期。

坚持把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宏观调控的根本遵循和工作主线,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针对我国经济中的结构性问题,注重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针对性,不搞“大水漫灌”强刺激,而是紧紧围绕补短板、调结构、促升级,持之以恒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产业结构实现了三产超二产,需求结构实现了消费超投资。

坚持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巩固了我国经济稳中向好态势。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中,坚持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思路,把该稳的稳住,我国经济平稳运行,市场预期稳定;推动该进的取得明显成效,“三去一降一补”和重点领域改革扎实推进,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宏观调控积累的丰富经验,为持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学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宏观调控提出的新要求

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发生历史性变化,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认真总结和提炼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牢牢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牢牢把握我们所处的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牢牢把握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目标,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要求宏观调控紧紧围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宏观调控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积极推动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同时应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不动摇,努力实现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求切实增强宏观调控的战略定力。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战略布署。宏观调控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进行。一是紧紧咬定目标,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强化风险防控,稳扎稳打、久久为功。二是优化目标路径,既要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为促改革、调结构创造良好条件;又要抓住时机持续推进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夯实根基。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求进一步丰富和健全宏观调控目标体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宏观调控工作思路必须更多聚焦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强调控目标之间的衔接平衡。一是加强总量性指标和结构性指标的统筹。既防止经济运行大幅波动,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又有效引导各方面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二是加强全国指标和地方指标的统筹。全国指标要充分考虑地区差异,为各地因地制宜留出合理空间;地方指标要加强与国家规划计划、宏观政策的衔接,确保国家战略有效实施。三是加强约束性指标和预期性指标的统筹。强化民生保障、公共服务、生态环保指标的刚性约束,兑现对人民的承诺;发挥预期性指标的导向作用,有效引导社会资源配置和市场预期。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进一步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手段。坚持宏观调控有度,把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起来,提高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一是遵循市场规律,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干预,更多运用价格、税收、利率等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实现调控目标、优化资源配置。二是积极主动作为,近期要围绕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充分整合各方面资源力量重点突破。三是创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快统计体系改革,推动信息资源共享,为宏观调控提供支撑和保障。

责任编辑:王玮玮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