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与垃圾“死磕”的这五年(2)

人大代表与垃圾“死磕”的这五年(2)

摘要:从孤独另类的号召者,到众人尊敬的行动派,她影响着群众一点点改变生活习惯,使得在大城市都还未完全落地的垃圾分类,在这里深入人心……

世界难题

我国广大农村幅员辽阔,垃圾收集、运输成本非常高,套用城市“日产日清”的模式成本无法估量,农村垃圾必须是“源头垃圾分类减量”处理

2013年,石门大山里的戴海蓉当选全国人大代表。

“当选的那一刻,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不知不觉就落到了我肩上,我特别怕自己辜负‘人民代表’这一称号。”戴海蓉说。

一次,在基层调研时,她来到位于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壶瓶山镇。这里青山秀美,白云缭绕,多年前因环境宜人,被有识之士选中来种植一种娇贵的红茶,顺着澧水,经过洞庭,再下长江,远销海内外。可当戴海蓉来到这里时,抬头看,这里仍是“阿凡达”,低头一瞧,满地的垃圾污垢让人不能直视。

响水坑是当地的自然天坑,洞极深,石头扔进去,许久才能听到地下水清脆的“叮咚”声,因而得名。但是由于垃圾无处填埋,镇里所有的垃圾都塞进响水坑中,不到3年,各种脏东西溢出了洞口。

五斗坑是村道边另一处露天天坑,冲天的臭气熏得过路村民直流眼泪,倒是吸引了铺天盖地的乌鸦来此觅食,农民种植的蔬菜也连带被糟蹋得一干二净。常年堆放的垃圾发酵成了沼气,不小心点燃就烧了大半年,青烟缭绕,水扑不灭。

戴海蓉想,要造福群众,首先就要去除这些青山绿水之中越来越多的环境“肿瘤”。

大学毕业后,先是搞了多年规划设计,后来在乡镇分管环境卫生,再到县住建局任副局长,最后当选为人大代表……无论在哪个岗位,戴海蓉和农村垃圾处理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她认为自己必须做点什么,“如果不解决农村垃圾问题,我对不起上天的安排!”

谁知,这个想法刚一冒出来就被泼了冷水。石门是湖南省级贫困县,戴海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这里的第二位全国人大代表。在不少人看来,“人大代表”这顶帽子金光闪闪,戴海蓉应该多关注能让地方发展上快车道的大项目,垃圾处理这样“难登大雅之堂”的“不是问题的问题”不应进入她的视野,有领导甚至当面就给她脸色看。

戴海蓉的自尊心受到了强烈冲击,斯斯文文的她红着脸和人理论:“垃圾处理不仅是环境问题,更是资源问题,是全世界共同面对的难题。这可不是乡村农妇才关心的鸡毛蒜皮小事!”

壶瓶山镇一位干部得知她想解决农村垃圾问题时,很直接地劝她说:“你挑了个最难又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是的,垃圾问题越来越严峻,但我们连处理的方向都没有找到,总不能坐以待毙吧!”戴海蓉说。

她见过太多农村垃圾“就地处理”的“一次性工程”——最后变成白色垃圾的分类桶,引导村民焚烧垃圾制造二噁英的垃圾池,用一两年就变一堆废铁的小型焚烧炉,征块地挖个坑就倒垃圾的填埋场……浪费巨额资金不说,还会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通过多次在农村调研,她分析,我国广大农村幅员辽阔,垃圾收集、运输成本非常高,套用城市“日产日清”的模式成本无法估量,而目前农村垃圾就地处理技术不过关,遗留问题很多。

因此,农村垃圾必须是科学合理的“源头垃圾分类减量”处理。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