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可持续发展(2)

摘要:实现新时代的可持续发展要有创新的思路,要在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是转型升级的主线,循环发展是提高资源效率的途径,低碳发展是重大能源战略,三者目标一致: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方式。

绿色化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绿色是发展的目标,或者说是发展的积累。我国在改革开放前环境很好,但是大家吃不饱饭,发展自然是重要的,经过一个阶段发展,解决了吃饭问题,却又出现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这里似乎有个两难的问题:不发展、没有财富的积累,势必出现改革开放前很多人吃不饱饭、捧着“绿色金饭碗讨饭吃”的状况,但是发展又可能破坏环境、恶化环境。解决的办法就是实现绿色发展,推进国民经济绿色化,以资源的高效利用、环境友好的方式发展经济。绿色发展要求生活方式绿色化。中央电视台做过一个公益广告,我国每年在餐桌上的浪费,折算成食物是2000亿元人民币,这就要求我们反对浪费,提倡“光盘行动”。绿色发展还有一种文化内涵,我国古代有“三月不打鸟”的说法,佛教有“不杀生”的说法,实际都是强调维护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或者说生物的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最密切的还有一条,是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考察安吉余村时提出来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哈萨克斯坦大学演讲时,习近平总书记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讲成了“三段论”: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三段论”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中国化。

二、国内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工作

国际上每次可持续发展大会都会提出不同的重点,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强调环境保护问题,1992年巴西会议强调发展与环境,2002年南非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峰会强调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联合国提出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共有17个,旨在解决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维度的发展问题。具体包括:消除贫困;消除饥饿;良好健康与福祉;优质教育;性别平等;清洁饮水与卫生设施;廉价和清洁能源;体面工作和经济增长;工业、创新和基础设施;缩小差距;可持续城市和社区;负责任的消费和生产;气候行动;水下生物;陆地生物;和平、正义与强大机构;促进目标实现的伙伴关系。国内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围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而展开,具体有七个方面:

1.节约发展

节约发展,核心是节约资源,节电、节材、节水,节约一切可以利用的原料。节约是有层次的,第一个层次,一件事情需不需要做,如果一件事情做了没有成效,那么不做就是最大的节约;第二个层次,有的生产过程非常复杂,减少画蛇添足的部分,就节约了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第三个层次是技术问题、装备固化问题;第四个层次,合适的材料要用到合适的地方,不能大材小用,也不能小材大用。

与节约发展相关的是节能减排。节俭不仅是生活方式,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我国有深厚的传统。《荀子·天论》讲“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道德经》中,老子讲“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李商隐的《咏史》有“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的名句。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节能的重点是三大块:工业节能、建筑节能、交通节能。建筑节能分两块,一是住宅,城乡居民家庭用,一是公共建筑,包括学校、医院、办公大楼等。建筑节能,通俗地说是“房顶门窗保暖地下”,用简单的办法使能量得到最大发挥。工业节能措施包括技术改造、开发新技术,核心是系统化节能,这方面有大量工作要做,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与2012年相比,2015年全国资源产出率提高20.9%,单位GDP能耗下降13.4%,资源消耗强度指数提高了24.0%。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物耗、水耗大幅度降低,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节约能源方面,现在有管理节能、技术节能、工程节能等措施,办法是节能减耗。

我国的节能需要政府来推动,一方面是因为节约能源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比如造楼的主体与用楼的主体是主体转换,建筑商肯定不是住宅居民,居民也肯定不是建筑商,双方追求的效益、效果、目标不一样。建筑商在技术上的追求是尽量少花钱,住房人追求的是房子的保暖性等,双方目标不一样,就是信息不对称;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小企业对节能知识、节能技术、节能环节不了解,对于怎么节能,想不出办法,自己去学又要花费高额成本。因此,无论是中小企业的能力提高,还是信息不对称问题解决,都需要政府发挥作用。

2.循环发展

循环发展是在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进行的再利用资源活动的总称。简单地说,就是物尽其用。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格林美武汉分公司时提出了变废为宝的概念,核心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从科学原理讲,一是物质代谢;二是过程耦合;三是要素共享。循环发展、可以通俗地概括成3句话、15个字:效仿食物链,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其中提升价值链是核心。国家发改委主抓循环经济,做了大量工作,“十二五”期间推进了循环化改造、餐厨垃圾处理等工作。“十三五”提出循环发展引导计划,通过各地城市层面、社区层面、园区层面的不同行业总结了60种模式,概括起来是三句话:一是,上游废物变下游原料。上游的废物比如啤酒生产,酒糟可以做有机肥料,其他东西可以被下游再利用。一些东西使用过还是半新的,国际上的二手货市场可以交换。二是横向耦合或者过程耦合,把几件事情整合到一起,比如农村秸秆的综合利用。秸秆本身是能源,用以做甲醇,是植物性的生物甲醇;可以把秸秆气化,做饲料、工业原料等,现在的难点是回收,如果能把秸秆气化,与城市河道的淤泥,或污水处理厂的淤泥一起做液氧,发酵生产天然气,净化后做汽车燃料,就解决了能源、化工、供热、环境保护一体化问题。三是布局问题。循环经济发展要从实际出发,算技术帐、经济帐、环境帐,有三句话非常重要: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环境上无害。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