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刘发展:候机大厅里的“诊室”

【2017-05】刘发展:候机大厅里的“诊室”

4月1日,按工作计划安排,北京援青医疗专家刘永主任要回京对接业务工作。

“刘主任几点的航班?我老母亲的胃不舒服,主任临行前能不能抽点时间给看看?”“我父亲是他曾看过的患者,效果不错……刘主任在西宁转机时能不能再给老人把把脉、开个方?”……闻讯的玉树和西宁患者纷纷打来电话询问。

刘主任非常理解患者及家属的心情,这何尝不是当地群众对援青医疗专家的认可和信任?他略一沉思,说道:“现在往医院赶,恐怕来不及了,但患者有需求,不能耽误。这样吧,就按他们说的,我们早点到机场。”说完,他拿起随身的挎包,匆匆出发,往机场赶去。

说起这个挎包,自打到玉树后,就没见他离过身。挎包颜色灰灰的,看上去极普通,打开一看,里面银针、棉签、消毒碘伏、笔记本应有尽有。就像他说的,带着挎包,遇到患者当时就能派上用场,方便。

到达玉树机场后,虽说登机在即,诊疗场地条件有限,环境也稍显嘈杂,但刘主任镇定自若、凝神静气,马上开始了诊疗工作。一位78岁的老婆婆, 胃部不适快十年了。刘主任给老人开了药方,并向家属嘱咐患者生活饮食方面的宜忌,又为老人做了针灸治疗。诊疗完毕,老婆婆惊叹不已。她说:“这是我第一次扎针,看到那么长的针扎进来,我连看都不敢看。没想到扎了之后,舒服多了。刘大夫,太厉害了!”

结束了在玉树机场的诊疗,刘主任登上了飞往西宁的航班。飞机抵达西宁后,刚进入西宁机场候机大厅,等待刘主任的几名患者和家属就围了上来。那位电话中的老患者见到风尘仆仆的刘主任,激动地一把握住他的手,不停地说:“谢谢!刘主任,真是太谢谢你了!”

回忆起刘主任给老父亲治病的事,这位老人的儿子打开了话匣子:“我父亲肿瘤手术后进行了一段时期的化疗,身体状况很差,情绪也不好。刘大夫听说后,多次登门为我父亲治疗。每三天换一次药方,每次开药的时候总是细心询问,问问服药后有什么反应。他还想方设法开导我父亲,帮他减轻思想负担。这不,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我父亲的病明显见好,重新找回了健康的生活,也让我们全家都充满信心……”

把“诊室”搬进候机大厅对刘主任来说并非偶然。自从踏上玉树这片热土,刘主任一直在奔波、忙碌。医院坐诊、下乡义诊、预约出诊、夜间急诊会诊……哪里有患者,哪里就是他的阵地;哪里有需要,他就出现在哪里。在玉树的7个多月,210多天,刘主任几乎没有休息过。他接诊、出诊1600余人次,被当地广大人民群众亲切地誉为“康巴草原刘一针”。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