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谢鲁江:做好关键一年的工作——2018全国两会精神解读(5)

三、对2018年政府工作的建议

政府工作报告主要提出了九大方面的工作建议。我体会比较深的重点讲几个。

(一)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十九大报告指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很重要的就是要抓住这个主线,政府工作报告特别强调,“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对2018年政府工作的建议,开宗明义首先强调的就是“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就是说要坚持脱虚向实,不能够脱实向虚,不能够最后搞成了泡沫经济。这个是政府工作报告特别强调的。

第二就是充分培育和发挥人力资源竞争优势。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发展壮大新动能。实际上强调的是新要素,因为先得有推动经济增长的新要素才能有新动能。我国经济在高速增长阶段,很大程度是靠廉价劳动力和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就不能一味地靠廉价劳动力和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了,高质量发展首先就是要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像人工智能的开发应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改造传统产业、“互联网+”等,所有这些新的产业,包括推动制造强国的建设,像集成电路、移动通讯、飞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都是特别强调企业家、科技研发人员、高素质的劳动者,实际上强调的是新的生产要素。推动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就要调动生产要素的积极性,发挥新的发展要素形成新的发展动能,用新的发展动能去塑造新的产业结构、塑造新的经济结构,形成我国新的发展方式,这个是很重要的。

第三就是要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创建“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推进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达标,弘扬工匠精神,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什么意思?我觉得这里体现了两个意思,一是要正确理解产业走向中高端。产业走向中高端的核心是品质的提升、质量的提升,不是说这些产业不要了,一说走向中高端就是一味地搞高新技术、“高精尖”技术、“高精尖”高新产业,不是这个概念。我前面讲了我国一个很大的优势是产业门类比较齐全,我们不能最后调来调去把这个产业门类比较齐全的优势调没了,那就不对了。但是现在的产业门类虽然比较齐全,运行效率、质量品质却都不高,还处在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要让这些产业进入产业价值链的中高端。譬如制造业走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不是说人为地把产业分成低端产业和高端产业,然后对低端产业进行转移、淘汰,最后只剩下一些“高精尖”产业,不是这个概念。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而高质量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产业要走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这是十九大报告特别强调的。譬如农业要变成现代化农业,要增加农业的附加值,提高农产品的深加工程度,拉长农业产业链等,使得农产品能够有更高的附加值,这样农业生产的效益才高,农民的收入才能增加。这一点在政府工作报告里也很明确。

(二)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一个聚焦点。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那么,怎么建设创新型国家呢?实际上就是说今后我国发展不再更多地依靠后发优势,而是要形成先发优势,不再简单地靠引进、靠模仿,而是由跟跑为主转向更多领域并跑、领跑。这种先发优势可以给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可以更好地打破发达国家对一些科学技术、对一些产业的垄断,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竞争优势。但是,建设创新型国家不是说仅靠一些科技成果、一些科技人员、一些科技企业,它是社会整体经济体系的提升。所以,为了保证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就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习近平同志强调,“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怎么更好地发挥人民的积极性、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让人民成为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怎么更好地调动人民的积极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包括高标准建设国家实验室,启动一批科技创新重大项目。

落实和完善创新激励政策。强调绩效评价要加快从重过程向重结果转变。赋予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对承担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科研人员,采取灵活的薪酬制度和奖励措施。有悖于激励创新的陈规旧章,要抓紧修改废止;有碍于释放创新活力的繁文缛节,要下决心砍掉。这些都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措施。从某种意义上讲,政府工作报告的指向很准,对妨碍创新的一些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加大了改革力度。

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水平。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力人才资源,这是创新发展的最大“富矿”。要提供全方位创新创业服务。怎样把人才规模优势变成发展成果?习近平同志在国际工程科技大会讲话中指出,要“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促进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我们要围绕这个去审视我们的体制、我们的政策、我们的规定,然后深化体制改革。

责任编辑:吴自强校对:张一博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