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保障冬奥食品安全

“高科技”保障冬奥食品安全

摘要:据悉,近两年,北京各大批发市场与河北、天津的十余个牛羊肉屠宰基地企业探索建立产销直挂,来自河北地区118个市县约63个农产品品种,累计交易量约350万吨;产自天津地区9个区57个农产品品种,累计交易量约18万吨

2022年冬奥筹办已正式进入“北京周期”,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与北京冬奥组委对接,制定了北京冬奥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方案。据市食药监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唐云华透露,北京将创新监管理念,实施“产地准出、销地准入、产销衔接、全程可溯”的产销两地共同监管的新模式。“这些新技术、新手段都将率先应用于首都市民的日常食药安全保障中。也就是说,北京市民将优先享受到为冬奥打造的一揽子食药安全保障举措。”唐云华表示。

变准入监管为产销两地共同监管

唐云华介绍,目前市食药监局已建立冬奥会食品药品服务保障工作筹备领导小组,制定食品药品安全统一保障的“三地同一”计划,该计划适用于京冀两地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所有场馆的食品药品安全保障工作,覆盖运动员、教练员、志愿者、现场观众等各类人群,并研究建立各个环节的应急预案。

针对北京是特大消费型城市、食品主要靠外埠供应的特点,监管模式也由过去的销地市场准入监管为主转变为产销两地共同监管,形成产地准出、销地准入、产销衔接、全程可溯的新模式。唐云华说,“监管涉及的品种将从与市民关系最密切的大宗食用农产品抓起,包括肉、蛋、奶、鱼和水果蔬菜等。”依托食用农产品主要生产供应所在地省市政府,向源头延伸监管触角,将第一道监管关口从销地准入前移为产地准出,强化种植养殖生产加工环节的产地监管,实行产地销地大监管、大协作。

食品及原材料来源可查去向可追

随着产地认证、标准化配送、检测互认等方面启动试点示范,结合食品及食品原材料生产加工、物流配送和餐饮服务的特点,市食药监局建立起“从农田到餐桌”跨环节、跨区域、跨监管部门的全过程衔接制度,汇集包括产地、生产、包装、检验、物流、存储等所有供应链条上的信息,实现食品及原材料来源可查、去向可追,构建起完善的首都安全食品保障供给体系。

据悉,近两年,北京各大批发市场与河北、天津的十余个牛羊肉屠宰基地企业探索建立产销直挂,来自河北地区118个市县约63个农产品品种,累计交易量约350万吨;产自天津地区9个区57个农产品品种,累计交易量约18万吨。本市还将同20家外埠主要供京农产品企业进一步完善产销衔接机制,让首都市民“菜篮子”更安全、更放心。

快速检测设备更灵敏更高效

高科技也将助力冬奥会的食药监管。市食药监局方面透露,本市将推进食药科技成果在冬奥会的应用,提高食品药品中各类风险因素的检验鉴定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覆盖食药生产供应全过程的追溯管理系统。

针对现有快检设备检测能力较为分散、检测项目较少、检测限较高的薄弱环节,本市已经在研发可同步大数量检测多种重点危害物质,而且检出限较低的高通量、高灵敏度快速筛查检测技术。这将与实验室检测形成互补,提高快速筛查的检测准确性,并做到同时段内可对大量餐饮食品或药品进行同步筛查。

市民“先享”高水准食安保障

食品过敏源是指食物中能引起机体免疫系统异常反应的成分,不管是运动员,还是普通市民,食品过敏都是危害生命安全的重要原因。

记者了解到,近期,北京市食药监局将在深入推进阳光餐饮工程基础上启动餐饮业品质提升计划,按照2018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要求,首批建设5000家阳光餐饮示范店。市食药监局将在这些餐饮单位鼓励推广过敏源标识,并最终应用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餐饮服务保障工作中。届时,老字号、连锁餐饮和特色餐厅等餐饮店都会在规范化的菜单中,将各种过敏源标注得明明白白。

“食药安全保障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赛事服务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云华表示,“更重要的是,本市将以此为契机,通过筹办冬奥食药安全服务保障工作,促使首都食药安全保障和管理水平整体提升,让冬奥会为首都市民享受更高水准的食药安全保障留下财富,满足市民对食药安全保障的新期待、新要求。”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