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新发展理念 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5)

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新发展理念的思想和方略,把对“发展”的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贯彻新发展理念,就要从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和经济体制两方面着手,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

之所以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主要的原因在于:第一,我国经济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失衡和矛盾,其主要方面在于供给侧。从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来说,我国发展不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突出原因在于发展上的不平衡不充分,这种发展上的不平衡不充分首先集中在供给方面的质量、效率、结构和水平的不适应上,因此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而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等等,主要集中于供给方面,在供需矛盾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具决定意义。第二,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经济发展水平、质量等各方面发展上仍存在显著差距,发展仍是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构成“新时代”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关键所在。因此,就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与当代发达国家经济相比较而言,约束经济发展、制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程度的主要因素,在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的深化。第三,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经济进入新常态,出现新失衡,新失衡的深层原因主要集中于供给的结构性失衡。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宏观经济出现了潜在的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与需求疲软压力下的经济下行并存的“双重风险”。从表象上看,“双重风险”的存在是总量上失衡,特别是需求侧产生的问题,但从深层动因上考察,主要原因在于供给侧。一方面,就潜在的通胀压力而言,主要是成本上升的压力,需求拉上的因素是潜在的,而成本推动的压力则主要来自供给侧,要素成本在经济发展进入上中等收入阶段后会规律性的大幅上升,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以创新提高效率,根本改变以往以要素投入量扩张为主拉动增长的方式,从而降低成本,提高可持续竞争力,否则必然形成成本推动的高通胀。我国经济目前之所以现实物价水平较低(CPI长期在3%左右甚至以下),主要原因在于需求疲软,使成本推动的通胀难以形成市场兑现的条件,一旦市场需求重新活跃,便会面临成本推动与需求拉上共同作用的通货膨胀的风险,这种风险的消除,根本在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另一方面,就市场需求疲软形成的经济下行压力而言,内需疲软包括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增速下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社会消费品的零售总额增速近年来均出现持续下降状态),深层原因同样集中于供给侧,就投资需求增速放缓而言,主要原因并不是资本和货币供给不足问题,对大型和特大型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而言,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渠道是基本通畅的,M2增速和社会直接融资增速并不低,问题发生在供给侧,企业创新力不足,产业结构升级乏力,因此难以找到有效投资机会,限制了投资需求增长。就消费需求增速放缓而言,主要原因不是居民收入未能增长,城乡居民收入近年来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问题同样发生在供给侧,从供给的实物形态看是产品和服务质量、结构、品种等不适应人们日益增长和不断变化的需求,限制了人们消费的增长,从供给的价值形态上看,是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扩大,导致居民消费倾向下降,影响了消费需求扩张。因此,克服需求疲软关键在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括创新驱动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升级和产品结构优化以及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调整等方面的改革。第四,中国经济新失衡要求转变宏观调控方式,转变的重点在于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统一需求与供给两方面调控。在经济出现“双重风险”并存(类似“滞胀”)的条件下,总需求管理方面面临严重的局限。在治理“双重风险”的过程中,从总需求角度采取的宏观政策会发生方向性冲突,进而使政策失效,若简单选择一种风险为政策治理目标,又会同时加剧另一种风险,从而加剧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只有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业优化程度,提高竞争力,才能在不片面扩大总需求的条件下,提高企业和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在需求疲软状态下能够适应市场、引领市场、创造需求、推动增长,在增加就业的同时,不以扩大需求激发通胀为代价。因此以创新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在创新支撑下,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