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中国化与理论创新
社会主义究竟怎样具体发展生产,怎样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走向共同富裕。马克思没有社会主义经济实践,只能科学地预见一些基本特点,提出一些基本原理,不可能提出可操作的具体方案和对策。不过,也应注意到,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展过程时,都是密切结合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对生产力发展的一般原理也有较系统的阐述。如,提出决定生产力的要素是多层次的结构,并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增加新的要素。特别强调科学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再生产的不同类型,如外延扩大再生产与内涵扩大再生产、集约型增长与粗放型增长;提出提高劳动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的重大意义;提出怎样在生产中更好地利用自然力,并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等。这些发展生产力的一般原理,同样适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在中国现实条件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怎样在确定发展目标、发展理念、发展途径、发展战略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还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任务。同样,马克思论述了社会主义要使劳动者摆脱受奴役受剥削的贫困境地,实现共同富裕。但是生产力十分落后的中国,在取得革命胜利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怎样消灭贫困,怎样经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走向共同富裕,也需要决策者和智库来回答。马克思还提出了发展和改革国有经济时应当重视的原则性问题。但是怎样真正在实践中把国有企业改革为生机盎然、高效率、高质量、惠及全民的经济主体,依然是需要经过长期探索、不断改进的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并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一创新思想的内涵涵盖了诸多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其重要内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既是科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包括一系列内容,如,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等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科学回答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社会主义实践中怎样发展和具体化的问题,如,怎样更好更快地发展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怎样更好地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不断提高其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怎样更好地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怎样更好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等等。这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深入研究的新课题,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内容。
(作者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学术顾问、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