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 内蒙古艺术评论与艺术研究概述(2)

改革开放40年 内蒙古艺术评论与艺术研究概述(2)

二.成果呈现分类比较

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近30年的成果,明显少于20世纪80年初以来这近40年的成果,这个量上的悬殊是显而易见。在看到了其量的变化之后,我们进一步对这些成果进行阅览、分析与比较,发现其内容和表现形式也是有所变化的。我们对改革开放后近40年与改革开放前近30年内蒙古的艺术评论与艺术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比较,发现有如下不同与变化:

其一,文章类成果中,改革开放前的近30年的艺术评论,以对某一具体作品或艺术活动的评论居多,学理性研究几乎没有,而且其评论文章多为“一事一议”式的,以对评论对象基本情况的介绍为主,篇幅一般较为短小。改革开放后近40年,则是评论与学理研究并重,而且是既各显其长,又相得益彰。单就这个阶段的评论而言,较前一阶段有很大不同,即有对某一作品的评论,有对某一艺术家的评论,有对某一艺术现象的综合评论等等,可谓多种多样,不一而足。

其二,文章类成果中,改革开放前近30年的艺术评论,多为经验式的梳理、总结及评价,视角和方法比较单一,即主要是社会学的方法,而且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特点。改革开放后近40年的艺术评论,一方面有一部分依然是属于经验式与描述性的,而另一方面则逐渐出现了更具有专业性与学理意识的评论,这些评论往往是评论者在艺术感受和体验的基础上,运用哲学、艺术学、美学、心理学、文化学等理论视野或方法论,对于艺术作品、艺术家或艺术活动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并做出具有学理性的判断与评价。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艺术活动的丰富多样,这个阶段内蒙古的艺术评论在“解放思想”的大背景下,艺术评论的方法也在发展变化。

其三,改革开放前的近30年,有少量关于艺术方面的著作,从《当代草原艺术年谱·理论与评论卷》所提供的资料看,这些著作中,除了《内蒙古文艺评论选集》这部多人合集之外(注:其中包括文学评论文章,而且居多数),其他则为资料汇编与教材。改革开放后的近40年中,艺术评论与艺术研究方面的著作在数量上显著大增的同时,其成果的总体构成与学术内涵方面也较前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改革开放初期几年内,为适应当时的艺术教育之需,编写出版了一些相关的教材及艺术类常识性读本,其中蒙文方面的较多;二是关于不同艺术门类研究的专著问世,在著作类成果中,这方面的数量最大;三是艺术学、美学学术专著出版,这批成果的显著特点是学理性强;四是部分门类艺术史与“集成”“内蒙古卷”出版。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