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群忠:传统美德的时代价值(12)

摘要:对国家和民族来说,传统美德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是社会人际和谐、人民生活幸福的可靠保证;对个人来说,传统美德是民众安身立命的修养之道。本期报告中,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肖群忠以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与灵魂为切入点,详细为大家讲解了传统美德的历史演变过程与基本精神,以及它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父子有亲”是说家庭关系要讲亲情,这种感情是根据关系亲密程度的不同而有所区别的,需要特殊的关爱和照料。一个母亲爱自己的孩子胜过爱别人的孩子是很正常的,如果她爱侄子比爱亲儿子更甚,那就有问题了。不管是她的儿子不够孝顺还是她本身就偏爱侄子,这种情况的家庭都是不够和睦的。《三字经》里说:“养不教,父之过。”那为什么我们还需要老师这个职业呢?古语有“易子而教”“亲不择善”的说法,这是因为亲子之间,话说得太过是很伤感情的。有时候话还没说完,孩子可能就离家出走了,这就是为什么处理家庭问题要讲亲情,所以把小孩子交给学校去教育还是很有必要的。

“君臣有义”说的是政治关系。现代社会没有了君臣,取而代之的是上下级关系。我们需要明确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现在我们一直在倡导男女平等,“夫妇有别”就涉及到了今天的男女关系。我在贵州孔学堂发表过一篇讲女德的文章,里面提到的一种观点:今天秉持的男女关系应该以“平等有别”为准则。简单说来,男女在社会生活中的经济报偿、受教育、参政等方面的权益应当保持平等,这也是五四运动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在妇女解放方面取得的成就。那么在属于私人生活的家庭生活中是怎样的呢?有智慧的人会把男女平等的现代道德价值观和男女有别的传统道德价值观结合起来。天道分阴阳,男女实际上是有区别的。比如男子一顿饭能吃俩馒头,女子不一定吃的下;男子可以一口气把煤气罐扛到五楼,女子就不擅长干体力活。另外,男子普遍需要从女子那里获得一种自尊的心理地位,现在有很多年轻夫妻的关系搞不好,有时候是因为女方太强势了。假设一名女子与她的丈夫发生矛盾,那她是哭更有效果还是动拳头跟丈夫打架更有效果呢?从美学形态上讲,女性代表了阴柔之美,老子《道德经》上说柔能克刚。我想女孩子一哭,只要她的丈夫是爱她的,是一个正派的男人,马上就投降了,赶紧上去哄哄她叫她别哭。要是动真格的打起来,她肯定打不过她的丈夫呀!现在时代不同了,过去的妇女只是一个纯粹的家庭角色,不参与政治和社会交往,每天相夫教子,没有工作压力,未见得幸福指数不高;而现在的女性要承担家庭和社会双方面的责任,两种角色的转换会把社会生活中的东西带到私人生活中,造成家庭问题。这种时候我们就可以从传统道德的智慧中汲取经验。

汉代形成的“三纲五常”标志着传统道德理论创造的最终完成。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简言之就是下级要听领导的,儿子要听父亲的,妻子要听丈夫的。讲到这里有的女同志又要不乐意了,说我挣得比他多,凭啥听他的?大家一定要注意,在中国古代,结了婚的女子是不参加工作的,自然也就没有工资。五四运动时期“打倒孔家店”所批判的就是“三纲五常”,“五常”是适用于所有人的恒常普遍的道德规范,如今已被大多数人接纳,但大家还是不认可“三纲”的观点。在儒学界看来,“三纲”是一个分工的概念,它强调的并不是谁压迫谁,好比现在我们讲“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从前说“我挑水来你浇园,我耕田来你织布”一样,这是人类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之后出现的阴阳和谐的状态。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