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党执政的价值旨归(2)

以人民为中心,党执政的价值旨归(2)

摘要:为谁执政、靠谁执政、如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执政理念最本质的体现。“以人民为中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品质与属性规定,也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破解一切发展困境的智慧和勇气。“人民的幸福”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价值轴心和最高价值尺度,是思考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体现了人民群众作为历史主体与价值主体的统一性。

“以人民为中心”是检验发展成败的价值尺度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内在精神实质与要义是“人民”不断获得历史性解放和自由,促进人的自由与全面的发展。把“人民”作为发展主体、建设实践主体、利益主体、幸福主体和价值主体,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民史观”在当代中国的具体实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具有深厚历史感的价值宣言、价值主张、价值纲领,是面向全世界对人民所做出的价值承诺,同时也是检验中国共产党执政成效的价值尺度。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党只有把谋求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发展的价值轴心,只有把发展与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利益紧密相连,只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才能找到稳定立足的深厚土壤,才能催生和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奋斗精神和创造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以人民为中心”也是对唯物史观的坚持和发展,表征了“人民发展观”对“人民历史观”的历史深化与现实落实,彰显该发展思想之历史主体论、发展动力论、发展目的论的内在统一,历史性地张扬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所指向的人民解放、自由之价值逻辑。在当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价值体系博弈的历史语境中,在社会主义国家执政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比较视野中,“以人民为中心”更为清晰、准确地映射出中国共产党执政发展理念的独特性、典范性和先进性。“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这也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在执政价值观和发展观上的共同取向。“人民”在党的执政中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落实,也是检验“发展”成败的终极尺度。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