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生态> 正文

常纪文: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8)

六、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目标与任务

(一)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原则

一是坚持保护优先。要坚持“三线”的硬约束——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是强化问题导向。有什么样问题就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措施要具有针对性。

三是突出改革创新。用改革创新的手段来解决现在的环境问题,就是做加法,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强化协调、整合力量,区域协作、条块结合,严格环境标准,完善经济政策,增强科技支撑和能力保障,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四是注重依法监管。依法严惩重罚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

五是推进全民共治。

(二)阶段性目标与工作任务

关于阶段性工作目标和任务,前面我讲了2020年、2035年和2050年的阶段性目标。关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部署,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重点是打赢蓝天保卫战,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调整能源结构,加大节能力度和考核,调整运输结构”。

《意见》也提出要“调整优化运输结构”,在运输结构的改变方面,主要针对柴油货车污染问题,因为柴油货车污染物的排放量非常大。对长途运输的柴油货车,可以用铁路运输予以替代。

《意见》提出的具体指标包括全国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比2015年下降18%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0%以上;全国地表水Ⅰ-Ⅲ类水体比例达到70%以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达到25%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以上。《意见》还指出,到本世纪中叶,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实现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意见》还从国家治理角度提出了新的期待,包括打赢蓝天保卫战、调整优化运输结构等。因为汾渭平原近几年的污染比较重,《意见》将汾渭平原纳入了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点区域。

2018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工作任务是什么?一是全面启动打赢蓝天保卫战作战计划,二是加快水污染防治,三是全面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四是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五是依法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六是强化环境执法督察。

(三)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在打赢蓝天保卫战方面,《意见》也作出了分类规定。

一是加强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全面整治“散乱污”企业及集群,坚决关停用地、工商手续不全并难以通过改造达标的企业。到2020年,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比2015年下降10%以上。重点区域和大气污染严重城市加大钢铁、铸造、炼焦、建材、电解铝等产能压减力度,实施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到2020年,具备改造条件的燃煤电厂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重点区域不具备改造条件的高污染燃煤电厂逐步关停。推动钢铁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

二是大力推进散煤治理和煤炭消费减量替代。这是从源头上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看起来是节能问题,实际上也是减排问题,包括散煤治理、煤改气、煤改电等。

三是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

四是强化国土绿化和扬尘管控。扬尘污染在大气污染防治中的占比是比较大的。

五是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

(四)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

碧水保卫战,就是水体环境保护的保卫战。

一是打好水源地保护攻坚战。要对饮用水展开专门的保护,这对于维护人体健康、维护公众安全有着极大的作用。

二是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必须从源头治理,用系统治理的方法来解决。

三是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

四是打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

五是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

(五)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

一是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2018年年底前,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2020年年底前,编制完成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分类清单。2020年年底前,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二是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垃圾对土壤的污染比较严重,尤其是农膜、塑料袋、塑料餐具等在广大农村还是使用比较多的。《意见》要求,到2020年,实现所有城市和县城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全覆盖,基本完成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意见》还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就是要大力发展垃圾焚烧发电。实际上,垃圾焚烧发电也是垃圾资源化的一个体现。

三是强化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严厉打击走私,大幅减少固体废物进口种类和数量,力争2020年年底前基本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提升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能力,实施全过程监管。严厉打击危险废物非法跨界转移、倾倒等违法犯罪活动。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固体废物大排查活动。

(六)加快生态保护与修复

一是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二是坚决查处生态破坏行为。

三是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这些都是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必须要做的。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时也发现了不少问题,比如说,很多自然保护区碎片化现象严重,一些地方的自然保护区受到侵占。当然,现在很多地方都开展了严格的追责。现在,我国正在进行国家公园体制改革,《意见》也指出要“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并对此作出了行动部署,要求“到2020年,完成全国自然保护区范围界限核准和勘界立标,整合设立一批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地相关法规和管理制度基本建立”,特别要“全面保护天然林,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

今天,我给大家比较全面系统地讲解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特别强调了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指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环境保护保卫战。今天的讲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张一博校对:吴自强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