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双流之变| 从盆地一隅迈向自贸高地

改革开放40年双流之变| 从盆地一隅迈向自贸高地

摘要:交通出行方式的快捷与否直接反映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对外开放水平的高低。对于双流而言,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既是双流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支撑,也是双流对外开放高水平的印证。 

改革开放40年来,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不断升级蜕变,已成为中西部地区和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窗口。“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双流区坐拥开放前沿阵地的优势,推动开放型、外向型经济不断转型升级,从普通的外经外贸“引进来、走出去”到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双流一步一梯登上自贸新高地,迎接新的曙光。 

起点:种子在1988年生根发芽  

40年前,中国封闭的大门缓缓推开,祖国东南沿海一片生机盎然。而在西部内陆地区,在改革“雨露”的滋润下,开放的“种子”也渐渐生根发芽。  

1988年5月25日,双流主动适应发展开放型、外向型经济的需要,积极推动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合作,成立了“双流县对外贸易公司”,挂“对外贸易局”牌子,实行“一套班子、两个牌子”。对外贸易公司主要任务是:理顺内外关系,打开各种沟通渠道;对全县不同行业,不同计划的出口产品实行统一代理、联合出口,并积极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引进物资、设备、技术发展出口商品基地建设。  

通过对外贸易公司平台,四川双龙羽毛制品有限公司捕捉到国际市场羽毛制品缺口信息,把单一羽毛加工发展到生产各种羽毛制品,并出口国外,成为全国首批“贸工农联合出口商品生产基地”企业,也是双流第一家出口创汇企业。  

为扩大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推动经济和外贸事业发展,双流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大批外商到双流投资。1989年成立的“双流国际羽绒制品有限股份公司”是双流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经营范围以羽绒深加工为主,成品销往国外。随后,恩威公司、华瑞公司、万贯电子公司、益利达服装公司等三资企业相继建成投产。

1991年,双流外贸企业转入“平等竞争、自负盈亏”轨道,外贸企业狠抓出口产品质量和品种多样化,保持和增强了外贸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双流在引进外资方面也取得突破性进展,批准成立中外合资企业24家,引进外资1243万美元。随后的几年中,双流大力实施“以外引外”“以企招商”“以商引商”,并不断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扩大企业外贸经营自主权,到2000年,双流确定出口创汇重点企业25户,自营进出口经营权企业21家,全县出口创汇比1999年增长18.3%,达到3334.845万美元。 

看点:数据体现开放成果  

枢纽地位的不断巩固为开放平台打下坚实基础,开放平台的提升完善又倒逼空港口岸提速增效,将开放的大门越推越开。天时地利人和、多重政策利好,双流自贸经济蹄疾步稳前。  

空港枢纽   

截至目前,双流国际机场已聚集国航、川航等基地航空公司8家,开通航线327条,其中国际航线109条,经国内中转国际航线18条。2017年,机场实现旅客吞吐量4980万人次(全国第四),其中出入境旅客流量512万人次(全国第四),货邮吞吐量64万吨(全国第五),机场口岸监管货值3135亿元、占全省近70%。  

开放平台   

坐拥双流国际机场,双流区建立西航港经济开发区、成都航空物流园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多个开放型经济集聚发展园区,并搭建起国际快件中心、保税物流中心、综合保税区等口岸开放平台。自贸产业方面,航空及关联产业企业入驻超过60家,跨境电商优质企业入驻20余家,全球百强物流企业入驻13家,国际贸易类企业入驻131家。  

国际口岸   

目前,双流国际机场已申报设立进口植物种苗、药品、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水果五类指定口岸,肉类指定口岸已开通试运行。今年1~5月,成都空港口岸进境冰鲜水产品总重1429吨,食用水生动物876吨,水果5.67吨,进口药品196.5吨。冰鲜和水产是成都空港口岸的主力军,2017年全年共进口冰鲜水产品2100吨,食用水生动物680多吨,今年预计将成倍增长。

重点:一座机场引领城市起飞  

交通出行方式的快捷与否直接反映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对外开放水平的高低。对于双流而言,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既是双流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支撑,也是双流对外开放高水平的印证。  

2017年12月14日,一架从阿姆斯特丹飞来的KL1891航班平稳降落双流国际机场,标志着以双流国际机场为依托的成都航空口岸自此跨上新台阶——年出入境旅客流量突破500万人次。成都航空口岸也因此成为全国第四个、中西部唯一的一类航空口岸。  

谁能想到,如今迎来送往、车水马龙的双流国际机场,曾经竟荒废沦落成为汽车驾驶训练场地!  

双流国际机场前身是双桂寺军用机场,于1938年修建,仅可供小型双翼飞机起降;1944年整修后也只能满足15吨以下飞机起降。新中国成立之初机场基本荒芜,曾一度作为西南汽车驾驶训练学校的训练场地,直到1956年被正式移交民航使用,并更名为成都双流机场,后经数次扩改建逐渐发展壮大。 

从国内走向国际,1987年9月12日对于双流机场来说无疑是一座里程碑。当天,一架国航班机跨越青藏高原直飞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实现双流机场国际航线“零”的突破。以此为起点,到今天,双流国际机场已构建起连接世界五大洲的空中大通道,双流与世界的距离越来越近。  

坐拥国际枢纽,能为开放性经济发展带来诸多独一无二的优势。得益于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国际口岸功能的不断完善,双流开放型经济按下“快进键”,进入蓬勃发展阶段。1992年,省级重点开发区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正式设立,并在随后的建设发展中不断调整园区产业结构,为双流经济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紧接着,空港物流园区、空港国际快件中心、空港保税物流中心、综保区双流园区等功能平台相继建成投用,成为双流开放发展的重要支撑。至此,双流经济临空而起,除了良好的国际枢纽优势、雄厚的产业基础及完备口岸功能平台外,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两项国家级开放战略也先后落地双流,意味着双流作为中国内陆开放前沿阵地的地位越来越稳固,也预示着双流开放的大门将越开越大。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王妗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