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品田:手工生产与生态文明建设(8)

摘要:专家指出,把手工生产和生态文明建设联系起来看,在今天已具有很多现实的基础。针对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在可持续发展主题下关注“生产方式”,摒弃科技万能论,摆脱以工业技术解决工业技术问题的“技术循环”魔圈,重视和开发有利于维护“自然—人—社会”生态关系和人类文明全面利益诉求的手工生产力,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为什么说它是切实可行的途径?它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利益?专家将从三个方面为网友展开论述。

“在身”的手工力不仅参合心力,还为心力所调节。用心去调遣你的力气,就可以改变力的“量”,使你力气变得更有力量。心运之力可以改变力的“量”,民谚里有很多这类的说法,比如“心中有力,养活千口;肩膀有力,养活一口”。一巧胜百力,使一点巧劲,用一点心思,用你智慧、经验去指挥你的力气,让你的力用得得当、得体,就能够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叫做“巧工”。所谓的“巧工”,就是心中有力,不是耍蛮力,而是使智慧之力、心灵之力。这样一种力量需要训练、培养和造就。所以,传统手工艺中的一些绝技,都不是一日之寒,是长期训练出来的。做工作就得用心,不要使蛮力,要用脑子去多想想,要用你的智慧去把握、控制你的力量。

俗话说,“一遍功夫一遍巧。”不要怕干活,你做一遍就巧一遍,多做你的技艺就能得到进步。你的每一个工作,每一次运动都会给你的心灵、身体留下记忆,这些东西会积累下来,变成你“在身”的东西。“在身”的手工力会反映身之所体的历史经验。生命本体是有记忆的,你的每一个操作、实践活动,包括操作的错误,都会成为“成功之母”,所以说“一遍功夫一遍巧”。

在手工艺行业,有很多是习惯的形成,大家师傅告诉你,你得这样做,这是行为的记忆形式。一些规律性的动作,被师傅、前人总结起来,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传统。这里凝结着前人对规律性的认识和体验。我们要运用自己“在身”的力气,同时也要努力去寻找不吃力又讨好的好办法、捷径。因此就要遵循规律、尊重传统,这是前人为你总结的经验,它让你事半功倍。

三、手工生产: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式

手工生产方式和生态文明建设到底有什么关联?手工生产方式因为手的文化性和手工具、手工力的本质特征,而使其成为践行生态文明的切实方式。

首先手工生产区别于工业制造,它的本质特征是工具在手工力在身,生产力诸要素统一于劳动者的生命本体和生命活动。生命本体的全然介入,使得工具和动力人格化,手工生产的时空和人的生活时空交融无间。人的生命活动和劳动实践没有间隙的统一,使得人在劳动过程当中始终和自然保持“物我不二”的生态关系。而劳动活动也必然因地制宜地切合一方水土,顺应四时节气,不像大工业制造那样可以肆无忌惮地掠夺资源,而可以摆脱自然的局限,在一个封闭、绝对的劳动空间中展开。因为人在手在,你在哪里劳动就在哪里,所以人的这种手工劳动和特定的空间、节气、时令条件紧密关联。而大工业生产则可以把自然的多样性、多变性全部给排除出去,构造一个抽象的生产环境;机器也可以不用掌握在人的手里,可以脱离人的生命本体,变成一种独立的运动的构造,通过和现代动力、程序、智能的结合,变成一种高度自动化的生产。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