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四十年 治蜀兴川谱华章

砥砺奋进四十年 治蜀兴川谱华章

摘要: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绿化全川行动,2017年末全省森林覆盖率达38.03%,比2012年提高2.7个百分点,比全国高16.37个百分点。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征程,翻开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篇章。改革开放4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四川历届党委、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抢抓机遇、深化改革、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全省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发展动能加速转换,城乡面貌脱胎换骨,人民生活翻天覆地,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奇迹,谱写了四川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的壮美画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经济实现新跨越,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改革开放40年来,四川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着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经济规模稳步扩张,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发展水平大幅提高,经济地位明显提升,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 

(一)经济规模“三级跳”。 

改革开放为四川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40年间,四川经济总量实现了从百亿到千亿再到万亿、甚至三万亿的历史性跨越。1978年地区生产总值仅为184.6亿元,1991年经济总量达到1061.3亿元,用13年时间实现了从百亿到千亿的跨越。2000年以来,随着国家两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四川经济步入发展快车道,2007年经济总量首次突破万亿,达到10562.4亿元,用16年时间实现了从千亿到万亿的跨越;2011年、2015年分别用了4年时间先后跨越两万亿和三万亿两个万亿台阶,2017年GDP总量达36980.2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是1978年的44.8倍,超过改革开放到西部大开发前23年经济总量的总和。今天,四川经济每一天创造的经济总量超100亿元,超过了改革开放初期半年的经济总量。

(二)经济排位再返前六。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谱写了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发展的奋斗历程,经济总量在全国的排位实现了从第6位到第9位、再重返第6位的奋力崛起。改革开放初期,四川GDP总量仅次于上海、江苏、辽宁、山东和广东,居全国第6位。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期,受内陆地理区位等多因素制约,四川经济发展相对较慢,经济总量先后被河南、浙江、河北等省超越,1993年时降至全国第9位。进入新世纪,四川经济加快发展,经济增速持续高于全国,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不断提升,2010年经济总量超过上海居全国第8位,2015年超过河北、辽宁,排位跃升至全国第6位,已连续三年稳在第6位。 

(三)经济增长“六个周期”起伏趋稳。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经济共经历了6个经济增长周期,1978~1981年为0.5个周期,1982~1986年为第2个周期,1987~1989年为第3个周期,1990~1999年为第4个周期,2000~2008年为第5个周期,2009~2016年为第6个周期。四川经济周期和增幅升降既与全国大势基本一致,也具有鲜明的四川特点,显示出克服重大地震灾害影响的勇气、熨平经济阶段性变化的干劲和夯实长期平稳运行的智慧。其中,西部大开发以来,四川经济曾连续12年(2002-2013年)保持两位数快速增长,尤其是汶川地震三年灾后恢复重建期间(2009-2011年)GDP分别比上年增长14.5%、15.1%和15.0%。新常态下,四川经济逐步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增幅有所放缓,但保持高于全国的平稳较快增长。按可比价格计算,1979-2017年四川经济年均增长10.2%,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7个百分点。

(四)人均水平“五级跃升”。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人均GDP实现跨越“千元、万元、两万、三万、四万”台阶,人均水平大幅跃升。1978年四川人均GDP仅261元,平均每天不足1元。随着改革开放持续深入推进,生产水平稳步提升,人均GDP提升幅度明显加快,1990年四川人均GDP超过千元,2006年迈上万元台阶,2016年超过4万元,10年近翻两番。2017年人均GDP达44651元,按不变价计算是1978年的38.7倍,年均增长9.8%;由1978年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7.8%逐步提升至2017年的74.8%。 

(五)财政收入迈上三千亿台阶。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四川财力水平的明显提升。1978年,四川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不足40亿元,1989年超过百亿元,2008年超过千亿元,此后每3年上一个千亿元台阶,2017年达3579.8亿元,是1978年的95.9倍,年均增长12.4%。

二、结构实现新升级,经济发展更趋协调 

改革开放40年来,四川以产业发展为抓手,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 

(一)经济结构转型加快。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召开,四川率先在全国取得农村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经济发展加快。1978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4.5%,1982年占比进一步提升至45.5%,三次产业结构为45.5:33.8:20.7,呈现明显的“一二三”特征。随着所有制经济由单纯的公有制转变为多种所有制并存,非农产业加快发展,第一产业比重进一步降低,1991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3.4:37.0:29.6,呈现“二一三”特征,第二产业成为四川经济的支柱产业。1995-2000年间,服务业增速连续6年高于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1999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升至37.6%,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5.4:37.0:37.6,实现了第一次的“三二一”结构转型。西部大开发后突出工业主导以及工业强省战略的实施,工业经济加快发展,2005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0.1:41.5:38.4,2011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进一步提升至47.8%,比第三产业占比高9.6个百分点。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四川主动引导和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经济增长实现了从主要依靠工业带动转为工业和服务业共同主导,经济结构呈现重大变化,2016年服务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2017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1.6:38.7:49.7,第一产业比重比1978年下降32.9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比重分别提高3.2和29.7个百分点。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三去一降一补”成效显现。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全面清除地条钢,钢铁、煤炭行业结构性去产能取得新成绩,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从2012年的5.8%和4.3%降至2017年的2.0%和2.6%。稳步推进去库存,企业存货占资产的比重从2012年的10.8%逐步下降至2017年的8.9%;房地产去库存效果明显,商品房销售面积保持较快增长,2013-2017年年均增长11.0%。企业杠杆率逐步下降,2017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7.4%,比2012年末下降4个百分点。出台税费减免、下调电价、直供气等政策措施降低企业成本,工业企业利息支出从2012年的增长24.1%逐步回落至2017年的2.1%。短板投资力度加大,2017年基础设施投资比2012年增长1.2倍,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比2012年提高5.8个百分点。 

(二)区域经济结构布局优化。 

市州经济竞相追赶。1978年,全省经济总量上10亿元的仅有成都、德阳、绵阳、南充和达州5个市。40年间,千亿、万亿市州从无到有,成都市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跻身国家中心城市行列,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超过1/3;15个市(州)跨进千亿俱乐部,3个市(州)经济总量超过600亿元,形成了一马当前、竞相追赶的生动局面。 

五大经济区联动发展。2017年成都平原经济区GDP23378.9亿元,总量占全省的六成以上,是2005年的5.2倍;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追赶发展加快,从2005年的1180.5亿元、1185.1亿元分别增加到6087.6亿元、5919.2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5.2倍和5.0倍;攀西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经济区分别是2005年的4.8倍和4.4倍。 

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总量超百亿、千亿县(市、区)从无到有,县域经济加快发展。2000年,经济总量上百亿元的县(市、区)仅金牛、锦江、青羊和武侯4个区,有65个县GDP不足10亿元。到2015年,龙泉驿区经济总量率先突破千亿元大关,9个区经济总量超过500亿元。2017年,经济总量过百亿县(市、区)增至117个,占全省183个县(市、区)的比重达63.9%,其中12个区超过500亿,超千亿县区增至4个。 

天府新区建设加快。2014年,四川天府新区获批成为国家级新区,天府新区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的第5个国家级新区。随着“一带一路”成都被赋予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天府新区发展势头较好,2017年四川天府新区经济总量突破2000亿元,达2384.9亿元,对全省经济发展形成重要支撑。 

(三)城乡经济融合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全省人口流动较小,城镇化水平较低,1982年末常住人口7265.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仅为14.1%。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战略的深入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和经济较发达地区聚集,城镇化步伐加快,2017年末全省常住人口830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50%,达50.8%,比1982年提高36.7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相当于平均每年有近百万人由乡村转为城镇人口。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面貌和人居环境焕然一新,城镇居民节假日选择乡村休闲旅游成为热门,城乡协同发展成效明显。 

三、产业经济转型求变,发展动能加速转换 

改革开放40年来,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经济从“求大”到“求优”不断转变,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经济发展新引擎加快培育壮大,产业基础不断夯实,发展动能加速转换。 

(一)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基础地位日益巩固。 

农业稳健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四川率先进行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生产经营形式,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四十年来,国家始终把“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动摇,加快农业农村改革,先后颁布实施了全面取消农业税、实行粮食直补等系列富农惠农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促进农业经济不断壮大,基础地位日益巩固。2017年,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4282.8亿元,是1978年的52.1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4.9%,增速比全国高0.5个百分点。

种养殖结构优化。1978年,四川农业以传统粮食作物为主,粮食产量2381.8万吨、油料52.8万吨,粮油比为45.1:1。随着农业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加快,种养殖结构不断调整。2017年,粮食产量3498.4万吨、油料产量323.5万吨,粮油比调整为10.8:1;茶叶产量由1978年的1.9万吨增加到2017年的28.3万吨,水产品产量由3.1万吨增加到154.5万吨,分别是1978年的14.9倍和49.8倍。猪肉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从1978年的97.4%下降至2017年的71.3%,牛、羊肉产量占比分别从1995年的4.6%和1.3%提升至2017年的5.0%和4.1%。 

农业基础设施大大改善。改革开放以来,持续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生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2017年末,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4530万千瓦,是1978年的12.9倍;农用小型拖拉机从5.2万台增加到10.1万台,农用排灌动力机械从14.2万台增加到超过百万台。 

(二)工业新动能加快培育,竞争力大幅提升。 

工业规模扩大。改革开放40年来,四川坚持工业强省,先后实施了“大轻工战略”“工业强省战略”“优势产业带动战略”等支持工业发展的战略举措,工业经济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实现了从工业化初期后半段到工业化中期、再到工业化后期前半段的发展阶段转变。1998年末,全部国有和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不足5000户,2017年末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13904户。全部工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59.4亿元增加至2017年的11517.3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是1978年的98倍。 

工业发展提速。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以后,四川工业经济增长势头强劲,2002-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连续11年保持15%以上快速增长,年均增长21.4%,比同期全国平均增速高6.8个百分点;工业化率从2002年的29.1%提高至2012年的40%。2015年,四川提出《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17年四川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824.3亿元,是2001年的33.3倍。2001-2017年,四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0%,比同期全国年均增速高4.8个百分点。

新动能培育加快。改革开放以来,四川优势产业发展先后经历了“8+5”工程、六大支柱产业、四大特色优势产业、“7+3”优势产业、七大优势产业、“双七双五”优势产业等阶段,从最初的优先发展冶金、机械和电子等传统产业,到现在形成了以酒饮料精制茶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优势产业为支柱,培育和引进了长虹、五粮液、攀钢、英特尔、仁宝电脑等一批竞争力较强的大型企业。2017年,四川白酒产量占全国的比重超过30%,电子计算机整机产量接近全国的20%,汽车产量占全国的比重超过5%,优势产业培育加快,在全国的地位日益突出。 

(三)服务业潜力不断挖掘,支撑作用日益增强。 

服务业发展加快。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大后,四川深化产供销结合、农工商一体的经营体制改革试点,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服务业发展较快,1990-2017年服务业增加值连续28年保持8.5%以上较快增长。2017年服务业增加值达18403.4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是1978年的79.5倍,年均增长11.9%,比同期全国年均增速高1.4个百分点。其中,新兴服务业近年来发展突飞猛进,2017年末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615家,比2015年末增加130家;从业人员8.4万人,比2015年末增加2.7万人;实现营业收入551.6亿元,是2015年的2.1倍,收入两年实现翻番。邮政业务总量、特快专递分别是2009年的5.6倍和17.1倍。 

现代服务业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1978年,服务业主要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传统产业为主,三个行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高达46.0%。经过40年的发展,现代服务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2017年金融业增加值3303.3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是1978年的79.7倍;房地产业增加值1939.8亿元,是1978年的87.4倍,两个行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4%提升至2017年的14.2%,提高10.2个百分点。 

旅游产业如火如荼。四川自古以来就是山清水秀的好地方,九寨沟、峨眉山、青城山、剑门关、都江堰等巴山蜀水风光秀美,又巧妙融合文化、民族、红色等多种元素,旅游产业发展如火如荼。2017年末四川星级饭店398家,比2000年末增加206家。2017年,四川接待国内游客6.7亿人次,是2000年的12.4倍;实现国内旅游收入8825.4亿元,是2000年的35.6倍。 

 四、三驾马车齐发力,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40年间,四川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稳步扩大,新兴消费热点加快培育,限上限下联动发展,消费市场繁荣活跃,对外开放不断加大,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一)投资强势扩张。 

投资规模上台阶。改革开放以来,四川投资规模从百亿到千亿台阶用了13年时间,从千亿到万亿用了11年时间,从万亿到三万亿台阶仅用了8年时间,取得新突破的时间不断缩短。1978年,四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仅22.5亿元,1985年投资规模上百亿元,1998年超千亿元。西部大开发和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带动投资强势扩张,2009年投资规模迈上万亿元台阶,4年后的2013年超过两万亿,201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突破3万亿元,达32097.3亿元,比2008年翻两番,是1978年的1428倍,年均增长20.5%。

投资主体日渐多元。改革开放初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均为国有经济,1993年融入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和其他经济分别占全社会投资的62.4%、20.7%、10.8%和6.2%,国有经济仍占绝对主导地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2017年国有、集体经济投资占比分别比1993年下降23.5和20.2个百分点,个体私营和其他经济类型占比分别提升14.4和29.3个百分点。 

基础设施条件发生历史性巨变。改革开放初期,四川没有高速公路,没有高速铁路,处于蜀道难的状态。改革开放40年来,四川抢抓西部大开发等各种机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建设从实现通达到追求速达,从修建普通公路铁路到全面建设高速公路铁路,从陆路交通到陆空水运齐头并进,蜀道难变新通途,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发生根本性变化。2017年末,全省公路里程33万公里,比1996年末增加25.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820公里,实现了21个市州均通达高速公路。成绵乐城际铁路、成渝高铁、西成客专建成通车,成都东客站成为西部最大的铁路客运站、全国铁路六大枢纽客运站之一,2017年末全省铁路营运里程4832公里。天府国际机场获批并开工建设,将奠定成都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路等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从1978年的247亿吨公里增加到2017年的2580.8亿吨公里。 

(二)消费市场繁荣活跃。 

消费需求不断扩大。1978年,四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61.6亿元,1996年超过千亿元,随着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家电下乡、川货全国行、惠民购物全川行等系列活动的深入推进,消费潜力不断挖掘,2004-201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10年保持14%以上较快增长,2013年迈上万亿台阶,2017年达17480.5亿元,是1978年的283.8倍,年均增长15.6%。

新商业模式茁壮成长。改革开放初期,商品零售以供销社、百货店等传统商业模式为主,随着开放程度加大,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大型超市、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网上零售交易平台从无到有,2017年有7家企业年销售额上亿。扫码支付、网购等消费方式更加便捷,网购用户规模大幅增加,2017年,全省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通过互联网实现商品零售达601.7亿元,相当于197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近10倍。 

居民购买力大幅提升。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居民消费从追求温饱和基本生活需要向追求生活品质转变。2017年,限额以上16大类商品中,家具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增长最快,分别是2011年的7.2倍、4.4倍和4.4倍;粮油食品饮料和烟酒类、日用品类分别增长3.9倍和3.5倍。 

(三)对外开放成效显著。 

四川紧紧围绕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建设,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大战略机遇,开放水平不断提升,2017年进出口总额达4605.9亿元。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成都国际铁路港获批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平行进口车销量已占全国15.7%。中欧班列国外端已连接16个节点城市,全面构筑成都至中亚及东盟的国际物流通道。长虹电器、安岳柠檬、温江花卉等川货走出去,与欧洲、南亚各产品走进来形成良性互动。作为西部唯一的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2017年落户四川的境外世界500强企业达235家,居西部第1位。 

  五、科教文卫实现新发展,社会事业普惠民生 

改革开放40年来,坚持实施“科教兴川”战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社会事业不断取得新进步,让百姓更多享受到发展红利。 

(一)教育事业硕果累累。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国家恢复高考、高校扩招等一系列教育改革相继出台,教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全省九年制义务教育全面普及,2017年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83%。教育文化水平不断提升,普通高校从1978年末的28所增加到109所,专任教师从9047人增加到83949人;普通本(专)科招生46.1万人,是1978年的30.9倍;在校生规模达150万人,是1978年的42倍;毕业生38.6万人,是1978年的65.6倍,输出人才倍增。研究生培养单位37个,招生3.7万人,是1994年的12倍;在校生10.2万人,是1994年的12.8倍;毕业生2.6万人,是1994年的14.4倍。加大教育扶贫,先后对藏区实行“9+3”免费教育计划、对民族地区实行15年免费教育计划,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二)科技实力显著增强。 

1978年,四川在全国率先推动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发展。1991年,四川提出实施“科教兴川”战略,成为全国最早进行科技改革的试点省。2015年,四川被确定为“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之一,全面创新改革深入推进。改革开放40年来,四川不断加大科技投入,科技成果取得丰硕成果并广泛应用,科技实力显著增强,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强力支撑。2017年,全省发明专利申请6.5万件,是1987年的295倍;发明专利授权1.1万件,是1987年的1895倍;军民融合产业主营业务收入3122亿元,规模居全国前列。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建成各类孵化载体700余家,在孵面积超过220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和创业团队超过3万家(个)。2017年,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637.8亿元,是1996年的24.4倍,年均增长16.4%;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研发经费与GDP之比)稳定上升,2017年达到1.72%,比1996年提高0.81个百分点。2017年末,建有国家及省级重点实验室127个、工程技术中心201个、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149个,拥有国家及省级高新区19个。 

(三)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大力开展文化惠民,文化市场不断壮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初步测算,2017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4%。2017年末,全省有公共图书馆204个,文化馆207个,美术馆40个,文化站4578个。加强文化传承,有博物馆252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175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69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565处,世界文化遗产1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1处,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传统村落225个,公布为四川省级传统村落的有869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39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22项。广播电视事业快速发展,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从1978年的46.91%提升至2017年的97.42%,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从38.60%提升至98.54%。 

(四)医疗卫生事业成绩斐然。 

改革开放初期,“看病难、住院难、手术难”是卫生事业的老大难问题。改革开放40年来,通过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实行公费医疗改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大病统筹、分级诊疗、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实施“十免四补助”“先诊疗后结算”等一系列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疗卫生条件持续改善,医疗服务更加便捷,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卫生事业发展成绩斐然。2017年末,全省拥有医疗卫生机构80480个,是1978年的6.2倍;卫生机构床位数56.3万张,是1978年的4.1倍;医疗卫生人员71.7万人,是1978年的3.7倍,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3.1万人,是1978年的3.3倍。公共卫生整体实力和疾病防控能力显著提升,居民健康状况持续改善。孕产妇死亡率从2005年的78.42/10万下降至2017年的18.63/10万,下降59.79个10万分点;婴儿死亡率从2005年的27.91‰降至5.58‰,下降22.33个千分点;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2005年的42.90‰降至7.62‰,下降35.28个千分点。 

六、民生改善实现新变化,人民幸福感显著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40年来,四川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提高人民收入水平,着力解决就业难题,助力精准扶贫精准帮扶,注重生态可持续绿色发展,生态环境日益改善,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一)就业形势稳定。 

就业规模每年新增超过40万人。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改革红利逐步释放,促进了就业岗位增加、就业规模扩大,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大众创业带动就业作用突出,人力资源活力增强,就业规模稳步扩大,就业形势稳定。全省就业人员从1978年的3087万人增加到2017年的4872万人,平均每年增加45.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由改革开放初期的10.9%逐步下降,2017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比1978年降低6.9个百分点。 

就业吸纳能力从农业为绝对主导向三次产业并重转变。四川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改革开放初期,就业主要以农业为主,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为81.8:9.1:9.1。40年来,随着工业和服务业的加快发展,城乡就业向二、三产业大量转移,工业化率、城镇化率大幅提高,创新驱动带来技术革新,工业和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明显增强,就业结构明显改变,2017年三次产业就业结构调整为36.8:27.0:36.2,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比1978年下降45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分别提升17.9和27.1个百分点。 

(二)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居民收入大幅提高。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化,居民收入大幅提高。1978年,四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7元。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072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27元,分别是1978年的90倍以上。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企业效益好转、精准扶贫力度加大、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2012-2017年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5%和11.1%,分别比GDP增速高0.4和2个百分点。与全国的差距逐渐缩小,2017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4.4%和91.0%,分别比2010年提高3.5和5.1个百分点。

消费水平提档升级。汽车、电冰箱、手机、电脑等生活耐用品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城镇居民家用汽车从2000年的0.5辆/百户增加到2017年的33.61辆/百户,1/3家庭拥有汽车;电冰箱从1990年的49.0台/百户增加到2017年的100.41台/百户。农村居民家用汽车从2000年0.1辆/百户增加到2017年的13.39辆/百户,电冰箱从1990年的0.1台/百户增加到2017年的96.16台/百户,电冰箱基本普及。通信消费大众化,城镇居民移动电话机从2000年的0.6部/百户增加到2017年的245.25部/百户,农村居民移动电话机从2000年1.5部/百户增加到2017年的241.99部/百户。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的59.2%和73.6%分别降至2017年的33.3%和37.2%。 

(三)脱贫攻坚取得实效。 

近年来,四川牢牢锁定“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聚焦四川彝区藏区等深度贫困地区,坚持以“绣花”功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脱贫攻坚成效明显,为实现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2017年,全省实现15个贫困县摘帽、3769个贫困村退出、108.5万人脱贫,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750万人减少到2017年底的171万人,四川贫困发生率已从11.5%下降至2.7%。 

(四)社会保障体系日臻完善。 

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标准不断提高。四川自2015年起实施《全省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限制定方案》,到2017年全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限为460元/月,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限为275元/月。 

社会保险覆盖面扩大。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步改变养儿防老的传统养老意识,为保险事业发展迎来新机遇,2017年末全省有产险公司40家,寿险公司44家,养老险公司5家,健康险公司4家。参加社会保险人数突飞猛进,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1994年仅有287.9万人参加职工养老保险,2017年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达2335.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3074.9万人;2001年参加基本医疗保险437.6万人,2017年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531.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6188.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从1994年的351.6万人增加到764.7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从1994年的172.7万人增加到876.0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从1994年的60万人增加到776.3万人。 

要素保障有力。改革开放40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关系民生的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投入不断加大,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从2000年的6%提升至2017年的17.6%,每千人口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从2002年的2.3张增加至6.8张,每万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从2002年3.06人增加至6.4人。 

(五)绿色发展成效明显。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绿化全川行动,2017年末全省森林覆盖率达38.03%,比2012年提高2.7个百分点,比全国高16.37个百分点。持续加大雾霾综合防治,2017年四川PM10、PM2.5平均浓度实现双下降,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明显提升。五大流域87个国控考核断面优良比例提升至78.2%,地表水劣V类水体比例下降到2.3%,十个出川断面达到国家考核标准,长江干流四川段和金沙江流域优良水质率100%。 

清洁能源发展较快。改革开放初期,能源消费主要以煤炭为主,煤炭占能源消费的比重超过70%,水电、风电、光电仅占能源消费的6.4%。随着科技的进步,清洁能源比重逐步提高,2017年水电、风电、光电占能源消费的比重提升至31.3%,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的比重降至32.3%。 

节能降耗成效显著。改革开放40年来,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经济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大对节能降耗的宣传和管控,节能降耗成效明显。2017年单位GDP能耗0.591吨标准煤/万元,2013-2017五年累计下降24.2%;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1.035吨标准煤/万元,累计下降35.9%。 

回首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四川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实现了跨越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美丽繁荣和谐四川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四川面临“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一轮西部开发开放等国家重大战略,成渝城市群、天府新区、天府国际机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等国家重大布局,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展等国家重大政策,一系列利好政策交汇叠加。展望未来,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王妗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