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国际> 正文

苏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6)

四、中国的周边外交进程

中国作为一个亚洲大国,在亚洲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主导性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周边外交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睦邻”阶段。在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我们更多的是和周边国家建立一种稳定的关系,使我们能够集中精力对抗美国和后来的苏联。第二,“安邻”阶段。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主张立足于亚太,和周边国家建立相互稳定的关系。第三,“富邻”阶段。从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通过自身发展给周边国家带来了机遇,通过“一带一路”让周边国家共同富裕起来,实现合作共赢的周边关系。

中国有两万多公里的陆地边界,有一万八千多公里的海上边界,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我们有14个陆地邻国,6个海上邻国,3个隔海相望的海上近邻。在国际大国中,中国的周边国家最多,周边国家的样式也非常多,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有大国,也有小国;有富国,也有穷国。中国的周边外交在世界大国中是最复杂的,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对整体外交局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在稳定边界的基础上,实现边界的富裕和繁荣,中国提出了一系列跨境合作的构想。到目前为止,整个中国周边已经形成了环绕中国边界的一系列跨境合作安排。比如,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中俄跨境合作、湄公河流域合作开发等。我们过去强调的是边界安全,后来我们重视边境发展,现在我们强调跨境合作。从边界到跨境的管理进程,构成了“镶边外交”的框架,把中国边界镶成一条金边,使得中国和周边国家更好地粘在一起进行互利共盈的合作。

东南亚国家是中国周边外交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领导人之间经常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会面和互访。但是,中国在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中也遇到了一些小的问题。因为周边国家相对来说比较小,有些国家经济上又比较弱,所以他们担心和中国这样强大的国家合作会不会被主导。为了防止被中国控制,他们就想引入一些区域外的国家来和中国进行竞争,比如把日本、美国拉进来使其与中国形成一定程度的对抗,从而使自己从中获益。

针对这样的问题,中国找到了一些新的解决方法。具体有:

1.“2+1”的合作框架。什么叫“2+1”呢?现在有两种方式,一是倒三角“2+1”框架,就是中国和一个小国合作,再加一个区域外的大国。比如中越合作,大家知道,中越之间存在着南海问题,而越南,一方面想要和中国合作,另一方面又总担心被中国主导。所以,在经济上,为了平衡中国,越南就想把日本、韩国拉进来;在安全上,越南想把美国拉进来。这样一来,中越合作就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实际上,日本在越南有比较好的合作机制,在经济上也有比较多的投入,所以我们在推动中越经济合作的时候可以和日本进行协调,共同合作。在这方面已经有很多实际案例,比如日本公司和中国公司合作在越南建设水电站。

另一种是正三角“2+1”框架,就是中日+第三国,或者中韩+第三国。过去日本把中国作为竞争对手,老想跟中国对抗,现在日本的想法有所改变,一方面,美日间的经济矛盾比较突出,日本想通过与中国的协调来和美国进行博弈;另一方面,日本看到了“一带一路”中的机遇,现在也在考虑与中国在“一带一路”方面进行协调,这是有积极意义的,中日之间可以探讨共同的协调与合作,在第三国寻求市场和机会。

2.“3+X”合作倡议。2018年5月9日,第七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日本东京举行,中国提出,应集聚中日韩三方优势,打造“中日韩+X”合作模式。“中日韩+X”中的“X”内涵丰富,现在来讲,这个“X”可以是一个国家,也可以是一个地区,可以是亚洲,也可以是非洲、欧洲。从实现三国优势互补与亚洲国家现实需求角度看,国际产能、基础设施、国际减贫、灾害管理等领域可以成为“3+X”新合作模式开拓的首选领域。因为中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时期,而韩国则处于从中等发达国家迈向更发达的阶段,已步入后工业化的日本也在积极探索新增长点,三国间呈现垂直与水平产业分工并存的复杂局面,同时三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拥有丰富经验和充足资本,我们现在逐渐形成一种产业链,推动中日韩自贸区的建设,未来共同推进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

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一条河流,一片海洋”。“一条河流”指的是澜湄合作机制,“一片海洋”指的是南海地区非传统安全合作。中国曾经提出“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一轴”是指从南宁到新加坡经济走廊,它以铁路、高速公路和高等级的公路为载体,把6个国家、9个城市串联在了一起。“两翼”中的“一翼”,是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区,以澜沧江、湄公河为载体,涵盖中国、越南、老挝、泰国、柬埔寨和缅甸6个国家。“两翼”中的另外“一翼”,是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以海洋为载体,包括中国、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文莱和菲律宾。后来,中越两国达成一致建设“两廊一圈”,即“昆明-老街-河内-海防-广宁”、“南宁-谅山-河内-海防-广宁”经济走廊和环北部湾经济圈,积极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框架下的次区域合作。现在,我们有了澜湄合作机制和南海地区非传统安全合作,进一步实现了中国和东盟的深度融合。我把这种融合称为M型战略和Y型战略的合作。M型战略是中国的“一轴两翼”,往下延伸;Y型战略是“两廊一圈”,往上衔接,更好地实现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合作。

东亚区域合作的模式也发生了转型。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通过产业分工成为了亚洲的“领头雁”,形成了别的国家跟着日本走的新型区域经济合作的“雁行模式”。而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完整的产业结构,与周边国家的各种技术产业都可以开展合作——一种横向的,立体的“平轴模式”的合作。

自古以来东亚国家就是一个整体。从地缘文明上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历史、宗教、安全、生活方式,都是相互连接在一起的。更重要的是,东亚经济的产业链已经变成了一个大的产业循环体。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努力打造东亚区域合作的双层结构——“胡桃模式”,以东亚为核心,与域外的大国,像印度、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相互协调,以这样的方式实现东亚和整个太平洋地区的合作与发展。

责任编辑:张凌洁校对:赵苇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