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观 建设生态文明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观 建设生态文明

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现已为人们熟知,早在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就提出:“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指明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关系。

500356826_wx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此进行深刻阐释:“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在二者的辩证关系方面,不是单纯地强调金山银山,不是单纯地强调经济增长速度,而是在强调金山银山的同时,更注重绿水青山,更注重生态保护和资源节约。过去,一味追求GDP而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对资源的合理利用,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生态问题,现在,我们逐渐意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且以实际行动来维护“绿水青山”。

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她赋予人类生命,并且源源不断地提供人类生存所需的发展资料。“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我们不能脱离自然而生存、发展,因此,我们要像对待自己的生命一样对待自然。

二、保护生态环境是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1.生态问题的严重性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其中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一定成果并不意味着可以在这方面有所懈怠,多年以来积累的生态环境问题依然突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依然是目前的重要任务之一。2016年8月,习近平在青海省考察工作结束时提到:“多年快速发展积累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十分突出,老百姓意见大、怨言多,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不仅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人民群众健康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民生问题。”说明当前仍然存在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并且严重影响着人民健康,对民生建设提出挑战。

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说明了目前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并且说明现在是治理环境问题、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时期,我们应当也是必须在关键时期加强对这一关系人类命运的关键问题的关注。

2.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

尽管目前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但是我们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并且我们已经有能力解决问题。

过去生产力水平低下,靠牺牲“绿水青山”来换“金山银山”,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但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治理环境问题技术水平和能力的提高,我们已经具备改善生态环境的能力。所以我们不仅仅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而且注重提高经济的质量和效益,注重改善和保障民生,注重治理环境问题和建设生态文明。

我们目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定位是“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我们必须凭借良好的现有条件,依靠改革创新,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交给人民一份满意的答卷。

三、建设生态良好的美好家园

1. 加强建设,发挥各级领导带头作用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总体布局,坚持党的统一领导,发挥领导班子的带头作用。政府制定有助于生态保护和资源节约的政策,研究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减税政策;合理分配用于各方面建设的投入和生态文明建设内部的财政支出,建立多元环保投入机制;加强生态监管,完善监督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的理念,强调在治污等方面加强监督、治理和惩处力度。强化监督意识和责任意识尤为重要,建设生态文明不能单纯依靠引导和教化,必要时要通过强制力坚决制止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同时,领导干部的自身建设也是关系生态环境的重要方面,只有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领导班子,才能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5月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中强调:“要建设一支生态环境保护铁军,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提高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履职能力,加强各级干部的纯洁性建设和各方面建设。

2. 弘扬精神,发挥全民共建作用

生态文明建设不是速决战,而是持久战,要通过弘扬精神使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内化于人民之心,发挥全民的共建作用。

在生态保护方面,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事迹做出高度评价,并且强调“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塞罕坝林场三代人55年的坚守和奋斗使荒原变为林海,这种“一代接着一代干”的坚守精神正是当代建设生态文明所缺乏的,也是所应当弘扬的。

建设生态文明要依靠全民共建,仅仅依靠少数领导干部是远远不够的,要发挥各主体的作用。例如在环境治理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综合运用多种方式。生产者坚持绿色生产、清洁生产,做好污染处理工作;消费者坚持绿色消费,低碳生活,节约资源,避免浪费。

3.承担国际责任,参与全球环境治理

在应对生态环境问题方面,世界各国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任何一个国家都应当为构建绿色地球贡献力量。在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等全球性问题上,发达国家应该履行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义务,对发展中国家给予相应帮助。

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强调建设“美丽中国”的同时,注重承担国际责任,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在2013年7月,习近平向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年会致贺信中强调:“中国将继续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成果分享,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我国以全球化的视野和发展的眼光看待生态环境问题,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为构建适宜人类生存的人居环境而不懈努力。

一直以来,中国以自身的实际行动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贡献,并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体现在实际行动中。例如在2015年9月,习近平在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指出:“中国宣布拿出200亿元人民币建立‘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上,中国积极伸出援助之手支持其它国家,中国在为建设“美丽地球”而承担起国际责任。

人类世世代代生活的地球已经变得污浊,不再有往日的干净、透明,失去了原有的湛蓝、鲜绿,这是人与自然不和谐相处的后果。如果不想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是人类的眼泪,那么就要求我们爱护自然,爱护生态,爱护我们的“母亲”——地球。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18/1019/1021306.shtml(转载请保留)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交流3群: 522415122。

 

责任编辑:连元博校对:周艳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