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提升竞争力 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2)

因地制宜提升竞争力 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2)

——以四川省宜宾市草食畜牧业为例

二、宜宾市草食畜牧业的发展现状、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草食畜产品是我国城乡居民重要的“菜篮子”产品,牛羊肉更是部分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必需品。近年来,在市场拉动和政策引导下,草食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生产方式加快转变,产业发展势头整体向好。

(一)发展现状

宜宾市是农业大市,草食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高,畜产品产值等主要畜产品商品率不断提高。总体上看,宜宾市已进入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现代草食畜牧业已成为建设现代农业、推进宜宾农业现代化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1.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龙头企业得到发展。近年来,宜宾市的草食畜牧业发展速度迅速,牛羊、肉兔的养殖规模均同比增长,畜产品的产量有了大幅度的增加。龙头企业得到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完善。据了解,宜宾市正积极引进培育重点龙头企业,规范发展农民合作社,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创新推广利益联结机制和合作生产模式,加快发展与现代畜牧业相关的服务业。当前,全市畜牧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621个之多,辐射带动农户36.8多万户,全市市级以上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30多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4家。宜宾市通过抓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组织,家庭牧场、养殖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构建现代草食畜牧产业体系。因此,随着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宜宾市将抢抓草食畜牧业这个农民致富增收的“牛鼻子”,有力地拉动畜产品市场需求,促进草食畜牧业持续较快发展。

2.标准化创建见成效,疾病防控监管到位。近年来,宜宾市抓住国家政策机遇,争取各级财政发展专项资金13亿元。完成《宜宾市牛羊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并通过省级专家评审。筠连县、屏山县、叙州区、珙县列入四川省第一批牛羊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形成一批肉牛养殖专业村,并建成筠连川南肉牛交易市场,为加快全市肉牛产业发展和在白酒金三角区域,打造肉牛黄金区搭建了良好的市场平台。在日常的疾病防控中,宜宾市产地检疫以村为单位的检疫面达100%。全市动物卫生安全状态良好,没有发生重大草食动物疫病流行,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总体排在全省前列。同时,宜宾市大力开展畜产品风险监测和例行监测,全市草食畜牧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良好。

3.品改技术得到推广,草畜资源有效保护。近年来,宜宾市大力推广以品改为重点的草食动物养殖技术推广,强化草食动物养殖技术的培训与推广,举办并促进各类畜牧产业技术培训会进村入户。在此过程中,组织科技项目申报,全市共申报草食畜牧科技项目30多个,其中列为宜宾市重点科技项目10多个。同时,宜宾市的特色草畜品种资源优良,是优质品种川南黑山羊和川南黄牛主要产区,育有大量国外优良兔种。宜宾市在重视草畜遗传资源保护的基础之上,还注重资源利用,发展绿色草食畜牧业。充分利用全市天然草地、草坡林地、果园、茶园桑园等资源,积极探索草食畜牧业与其它种植业共生互补关系,推广林畜结合等生态养殖方式,做到循环产业发展、资源合理利用、环境保护三兼顾,宜宾市叙州区复龙镇形成了“桑—草—牧—沼”等循环产业链。

(二)发展优势

1.地理区位突出。宜宾市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地处川、滇、黔三省结合部,是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的战略转换要地,独特的地形条件为草食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由于特殊的地理区位,宜宾市成为国家“五纵七横”交通规划中南北干线与长江东西轴线的交汇点,被列入国家成渝经济区规划重点支持发展区域。同时,宜宾市少数民族聚居较多,是全省多民族散杂居重点地区之一,相对集居的13个少数民族乡,是宜宾市草食畜牧业的先进生产区域,具有悠久的草食畜牧业的历史文化。突出的区位优势、发达的商贸物流以及浓厚的畜牧文化为宜宾市草食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气候温和适宜。宜宾市地处东亚中纬度地带的四川盆地南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光照适宜、四季分明、冬季温暖、雨热同季。同时,宜宾市还具有春季回暖早,夏季温湿高,秋季多绵雨,冬季霜雪少的气候特征,气候条件独特。这些气候条件都比较适合草食畜动物的生长和繁殖,是比较理想的动物生长区,具有大力发展草食畜生产的气候优势。

3.草饲资源丰富。宜宾市自然资源独特,草地资源丰富,牧草地面积达796.81公顷之多,草地保有量在全省各市(州)中名列前位,且牧草地全部为天然草地,草食畜牧产业发展基础条件优越。宜宾市水资源丰富,当地水资源量达到91亿立方米,流域面积达到15000平方公里。另外,宜宾市是川南山地黄牛、宜宾水牛主产区,除348万亩草山草坡可提供充足饲草饲料,还有年可利用酒糟250万吨,可支撑出栏肉牛50万头以上。这些资源为宜宾市发展草食畜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进一步提升草食畜牧业竞争力创造了条件。

4.政府支持有力。宜宾市提出了“绿色宜宾”发展战略,并在全省市(州)中率先制定肉牛产业发展规划,确定把宜宾市建设成为全省重要的肉牛良繁育基地和现代草食牲畜养殖示范市区,争取把“宜宾肉牛”培育成为继“宜宾茶”后的一张重要农业名片。根据宜宾市牛羊产业发展规划,宜宾市计划到2020年共计投资32亿元,将肉牛养殖规模增至100万头,5-10年将牛羊产业建成农村经济支柱,为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1000元以上。为此,宜宾市着力打通上中下游各环节,以全产业链布局做强肉牛产业。

5.市场潜力巨大。“我国人均牛肉占有量3.24千克,而全世界人均占有量为10千克,发达国家则高达30—50千克。”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增加1千克牛肉,全国就要增产130万吨以上,可见国内市场需求量非常大。宜宾市是四川省畜产品主要生产和消费地区:一方面是因为宜宾市是四川省重要的旅游基地,另一方面是随着宜宾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安全绿色肉类食品受欢迎程度提高,需求量增大,市场出现严重供给不足。市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善,对畜产品的消费需求逐年增加。2015年7月,中国南方肉牛产业发展研讨会在宜宾市筠连县召开,与会专家对宜宾市筠连县肉牛发展模式高度赞誉,认为这不仅有效地解决了肉牛养殖的发展方式问题,对我国当前肉牛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川南盆周山区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和市场价值。牛产业领域的权威专家曹兵海认为:“宜宾模式”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肉牛可持续发展模式,宜宾市通过努力,完全有可能成为中国南方肉牛产业高地。

(三)存在问题

宜宾市的现代草食畜牧业发展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畜牧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偏小,带动辐射能力较弱;投融资机制尚不完善,财政资金投入不足,对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拉动作用不够强;在标准化、规模化的建设过程中,存在技术指导力度不够等方面。

1.农民增收形势堪忧。我国人均牛肉占有量3.24千克,远不及世界人均占有量(10千克)与发达国家人均占有量(30—50千克),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吉林财经大学副校长张越杰研究发现,牛羊养殖对草原生态威胁日益严重,中原养殖成本攀升、劳动力不足等问题凸显,当前在南方特别是山区发展肉牛产业,将是填补牛肉市场缺口的最优选择。但是,受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牛羊等畜产品加工出口受阻,畜产品价格虽有回升但仍处低位运行,农民持续增收形势不容乐观。

2.标准化生产难度大。畜产品质量安全在世界各国严格进口标准,消费者对质量安全要求提高,全社会高度关注的情况下,宜宾市由于散养户比重高,产加销环节多,推进标准化生产难度大,加之监管的质量标准、技术支撑、检验检测等体系处于发展初期,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仍然不少,不可掉以轻心。

3.发展面临新的挑战。近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连续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积极发展草食畜牧业,并提出从土地、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形成了支持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政策支持更加有力。目前,宜宾市草食畜牧业生产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时期,存在养殖规模化程度较低、产业结构和生产要素结构不合理、产业化程度偏低、抵抗风险程度低和风险分担不合理,要素市场发育不健全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宜宾市现代草食畜牧业的发展。因此,宜宾市应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坚定不移地把草食畜牧业作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突破口,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宜宾市情的现代草食畜牧业发展道路。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