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

摘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中国传统生态文明观念的发展需要,也是促进中华现代文明繁荣发展的需要,更是和国际生态文明接轨的需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必须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现在,很多企业因为监测数据作假,企业负责人包括有关责任人都被追究了刑事责任。比如,有的企业对监测数据作假,用2018年1月的监测数据代替5月的监测数据来应付检查,这些都被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抓了现形。从这一点来看,通过严厉地打击假装整改、敷衍整改、拖延整改,可以倒逼地方党委和政府依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安排开展转型升级。此外,我们不仅开展短效的制度建设,还开展长效的制度建设。譬如,开展环境信用制度,通过信用管理让企业自觉自愿地加强环境保护,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

目前,生态环境保护正在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全社会生态环境的获得感不断增强,生态文明理念不断深入民心,生态文明建设和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共识已经形成。

(三)仍然存在的问题

2018年5月,习近平同志出席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向好趋势,但成效并不稳固。具体来看,主要的问题包括: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重、产业分布偏乱、环境资源承载能力下降;区域发展不均衡,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发展差异大;污染转移仍然突出。2018年,我们在长江经济带开展了一次清废行动,对长江经济带固体废物倾倒情况进行全面摸排核实,发现一些地方仍然在发展黑色经济,大力发展东部地区淘汰的产业,这些都是要不得的。还有一些地方的整改方案写得很好,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时,却发现仍有很多没有进行整改或者整改不到位的地方。现在,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回头看,对敷衍整改、拖延整改、虚假整改的现象进行追责。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对那些损害生态环境的领导干部,要真追责、敢追责、严追责,做到终身追责。要建设一支生态环境保护铁军。”

根据我国治理雾霾取得的成绩来看,我国在治理雾霾上的进度要比西方发达国家快一些,有国外媒体报道,中国治理雾霾的进度是当时伦敦治理雾霾进度的两倍。所以说,在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中央环保督察实施两年多来,我们的空气质量改善很大,这从世界上来看都是比较罕见的。我们下一步的措施还是要夯实基础,让成效越来越稳固。

《意见》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总结。《意见》指出,一些地方和部门对生态环境保护认识不到位,责任落实不到位;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仍然突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城乡区域统筹不够,新老环境问题交织,区域性、布局性、结构性环境风险凸显,重污染天气、黑臭水体、垃圾围城、生态破坏等问题时有发生。这些问题,成为重要的民生之患、民心之痛,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明显短板。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抓紧利用现在这个窗口期,打好几场标志性战役,包括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加快生态保护与修复,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二、新时代深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总体要求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部署,提出到2020年、2035年和2050年三个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意见》指出,到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如果我们持续发力,就一定会取得预期的效果。

当然,不能就环境保护而论环境保护,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框架下进行审视。有什么样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就有什么样的环境问题;有什么样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就有什么样的能力解决这个阶段的环境问题。目前来看,我国环境问题还是发展中阶段的环境问题,是转型期的环境问题,因此,必须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2035年是2020年和2050年的中间时间节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将通过错位发展、特色发展、优势发展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技术含量,减少对资源和环境的依赖,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2050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了“关键期”、“攻坚期”和“窗口期”,值得我们关注。第一,关键期。现在,我们正在进行结构性调整,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这个关键期,新的动能在很多方面还没有形成气候,这是最困难的时候,很多“散乱污”企业在新的要求下被关闭,很多人的投资都亏了,也有一些人下岗失业,这对国家、社会都是比较大的压力。但是要高质量发展,这些都是不得不做的。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坚持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第二,攻坚期。我国“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这一判断准确把握了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点。我们推动发展和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这包括对物质文化的需求,也包括对清新空气、清洁水源、舒适环境、宜人气候等生态产品的需求。第三,窗口期。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我国已“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

《意见》提出了到2020年要实现的具体指标:全国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比2015年下降18%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0%以上;全国地表水Ⅰ-Ⅲ类水体比例达到70%以上,劣Ⅴ类水体比例控制在5%以内;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比例达到70%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比2015年减少15%以上,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减少10%以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达到25%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以上。从这些数据也能看出来,我们要完成的任务一年比一年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存在侥幸心理是不行的,因为要求越来越严了。

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要求是很明确的,就是要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必须要有耐心,久久为功,本着功成不必在我,但是功成离不开我的思想,一年接一年,一代接一代,做出我们的努力。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