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几届中央领导集体与时俱进的接力推进中得到坚持、发展和拓展的
1982年,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曾就党的正确路线不能受外界因素影响轻易改变的问题,说过这样一段很重要的话:“‘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是,由于当时党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准备不足,‘八大’提出的路线和许多正确意见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八大’以后,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成就,同时也遭到了严重挫折。”而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以来,我们党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能在改革开放40年中保持连续性、稳定性与开拓性的统一,这是同我们党几届中央领导集体贯彻执行党的正确理论和路线的高度自觉性、坚定性,同他们在各自的领导工作中,不断坚持、完善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密不可分的。党的十七大、十八大的相关论述,都鲜明而突出地强调了这一点。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苏联解体、苏共垮台、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历史关头,既坚决清醒地拒绝一些社会主义国家那条走向垮台的邪路,也不走“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的老路,而是坚决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的重要思想,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拓的新路不动摇,勇敢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成功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七大还首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作出明确界定;并且强调,在前进道路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012年,由习近平同志主持起草的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还首次提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后,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进一步拓展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我们党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世界上高高举起,续写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时俱进拓展这条道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的崭新篇章,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时代。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越走越宽广,是因为在新的实践中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围绕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党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科学社会主义迈向新阶段、当今世界经历新变局、两种社会制度的较量呈现新态势、我们党治国理政面临新考验,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在新时代的开创性、独创性实践中,在回答一系列重大问题、廓清一系列大是大非,提出一系列富有创新性、时代性、人民性的重大论断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一思想聚焦新的时代命题、凝结新的时代精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系统完备的科学体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层面、战略方略层面,高度凝练地总结概括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和实践的新成果,在指导新时代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展现出强大的真理穿透力、价值感召力、实践引领力、文化自信力,进一步筑牢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以下六个方面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提供了科学指引。
第一,从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这四个组成部分上,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新境界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十八大提出的道路、理论、制度基础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拓展为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这四个组成部分;并且在十八大提出的“三个自信”基础上,提出了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四个自信”,使全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在实践维度、理论维度、制度维度基础上,增加了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文化维度。这些重要论述,既丰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和外延,也为我们立足广袤国土、聚合磅礴之力,走好自己的路,提供了更具实践广度、现实深度、历史厚度的思想理论支撑。
第二,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有机结合上,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都是对全党在新形势下认识大局、把握大局、引领大局的顶层设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由原来的“四位一体”拓展为“五位一体”,突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总体布局中的更加重要位置,为有效保护生态、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保障。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是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提供长期稳定的法治保障,以便在统筹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征程上,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保障性作用。
第三,从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最大制度优势上,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不断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特别是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的定海神针。现行党章和宪法都明确了这个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形成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体系,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武装力量体系,联系广泛、服务群众的群团工作体系,也体现了这个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
第四,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要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九大以来,我国各方面制度建设进入快车道,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基本形成。
第五,从总体道路和一系列具体道路的结合上,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不仅找到并坚持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且在这条总道路下形成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领域的一系列具体道路。这既体现在:党的十八大之前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等;也体现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中国特色乡村振兴道路等。这表明,由总道路和一系列具体道路共同构成了我们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系。
第六,从“三个一以贯之”的理论贯通和对这三者辩证统一关系的深刻揭示上,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1·5”重要讲话提出了“三个一以贯之”的重大理论概括,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这个重大理论概括,既贯通了我们党建党97年来领导的三次伟大社会革命和党在这个过程中持续进行的伟大自我革命,又揭示了这“两个伟大革命”始终同种种风险挑战相生相伴的历史规律性,从而深刻阐明了我们党以自我革命来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的进程,从来都不是在轻轻松松、敲锣打鼓中进行的;在深刻阐明居安思危历史规律重大意义的同时,深刻阐明了防患于未然历史规律的重大意义。并且这也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而且是有效防范各种风险挑战的战略体系。它警示全党:在开新局于伟大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自我革命中,要始终高度警惕、有效防范那些足以打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风险挑战。所以,这个重大理论概括,在更高层面、更深层次、更宽领域上,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我们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体现在:这一重要思想强调,要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的关系,即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在中国建设和发展的历史连续性和完整性;强调要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个走出来”,即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源流、民族基因和实践基础,等等。这些对于在新时代坚持“三个一以贯之”,坚决落实“两个维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把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和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都具有现实的和长远的指导作用。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 施芝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