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城市故事 武汉为建设文明城市营造强大气场

讲好城市故事 武汉为建设文明城市营造强大气场

摘要:新时代的武汉,故事很多,好消息频传。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武汉正致力于唱响主旋律、传播好声音、彰显正能量,为建设文明城市营造强大气场。

1

未成年人晒《武汉军运会东道主文明公约》 图片来源:武汉文明网

在全球1007个城市中,武汉经济竞争力位居第40位;在中国城市综合实力排行榜上,跃居“中国第五城”;在中国“最具幸福感”省会城市和直辖市评选中,排名第一;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入选世界“设计之都”……

新时代的武汉,故事很多,好消息频传。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武汉正致力于唱响主旋律、传播好声音、彰显正能量,为建设文明城市营造强大气场。

举旗帜、聚民心 “一城好人”壮大正能量

2

“听习总书记的话”宣讲报告会现场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记者苗剑 摄

这几个月以来,“听习总书记的话”宣讲队走遍城市角角落落。残疾女孩杜诚诚用自己朴实的语言,把与习总书记交流的场景和感受,带给基层群众。她来自青山新沟桥街,8年坚持义务为盲人朋友“讲电影”,今年4月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青山,她曾向他当面汇报工作。

武汉市组织“一团十六队”,让党的最新战略、思想、理论、政策等“飞入寻常百姓家”。“一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市委宣讲团,“十六队”是“听习总书记的话”宣讲队、“双万双联”机关干部宣讲队等。

杜诚诚就是宣讲队员之一。多种形式发力、宣讲有特色、说话接地气,无论“团”还是“队”,说话做事都力求让百姓听得懂、愿意听,让人们听了入脑入心。

不久前,中南剧场座无虚席,评书大师刘兰芳讲述“大国工匠”黄旭华隐姓埋名三十年制造核潜艇的故事,引得无数观众唏嘘落泪。刘兰芳老人以74岁高龄,参与事迹整理和创作,并加以高度艺术化的演绎再现,让每个听众都深受感动,见贤思齐。

3

评书大师刘兰芳讲述“大国工匠”黄旭华隐姓埋名三十年制造核潜艇的故事 图片来源:武汉文明网

在汉精彩演出结束后,她说:“武汉好人多是出了名的,我在东北听到老多了!好人多、事迹多、素材多,节目自然就好看!”

在这座城市,一般意义上的好人多,当志愿者的人也很多。吴天祥小组、“守望生命”长江救援志愿队、华农本禹志愿服务队、“市民园长”志愿者团队等,都成了响当当的品牌,闻名国内外。截至今年10月,武汉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实名注册已达13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3%,相当于每8个武汉人中就有1位志愿者。

“举旗帜、聚民心”,一位中央驻汉媒体同行表示,武汉的特点是做到了劲往一处使,唱响主旋律的同时壮大了正能量。

育新人、兴文化 “总有一款”魅力打动你

4

红色主题班会活动走进校园 图片来源:红色电子护照微信

走进江汉关博物馆,百年老楼内,当年报关的复原场景,让人恍然有穿越之感。工作人员赵婷婷介绍:“咱们馆请了不少小朋友当讲解员,中英双语,还让他们扮演报关人和审批人,既锻炼了孩子,也活化了历史,拉近了历史的距离。”

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培养时代新人,武汉不断摸索。

两年前,武汉开始推行“红色电子护照”,把各类革命历史遗址、场馆囊括进来,让参观者打卡扫码,既得到了现场体验,也深化了知识涵养,吸引30万中小学生参与。一位老师对记者说,这样子做,“有意义、有意思,还有点儿潮”。

去年至今,武汉市全面推广“红色电子护照”。

育新人、兴文化,武汉在传统与现代、复兴与传承两端都收获了切实效果。

5

汉剧夏令营在武汉剧院举办,学生们一起跟老师学习画脸谱。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记者许魏巍 摄

两年来,武汉不间断推动戏曲进校园,邀请专业戏曲演员走进大中小学校,演出戏曲、木偶、曲艺,开展形式生动活泼的讲座。连续办了3年的戏曲夏令营,年年火爆,年年有新意。

一位央视编导评价:“武汉的戏曲活动,观赏性强,操作性强,知识性也很强,让孩子们、年轻人特别容易知戏、懂戏、爱戏。”

今年6月,“戏码头·全国戏曲名家名团武汉行”启动,一演出就是大半年,专家和戏迷都感觉到,武汉这是在打造“全年无休”的戏曲文化品牌。如今,这个戏曲平台上,已先后上演秦腔《焚香记》、采茶戏《辜家记》等众多剧目。原创汉剧《优孟衣冠》、3D全息黄梅戏《龙女》、“昆曲和古琴跨界音乐会”也陆续和戏迷见面。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黄鹤楼观看京剧《众仙送福》;加蓬总统邦戈在省博演奏编钟;印度总理莫迪驻足欣赏东湖风光……无论传统还是现代,武汉“总有一款”魅力打动接踵造访的外国政治家。

讲故事、展形象 “武汉传奇”仍在演绎

6

军运会志愿者以快闪的形式向市民宣传军运会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武汉军运会已经进入一周年倒计时,“给世界一个最赞的军运会”,是武汉的庄严承诺。

“武汉承办这场赛事,我很自豪。”今年7月,军运会东道主文明公约开始征集,36岁的烽火科技驻巴西机构负责人胡佳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在巴西当地时间凌晨1时投来稿件。

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武汉市让公共产品进一步由“有没有”转向“好不好”,让市民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借着办会契机,武汉全域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激发城市发展活力,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全力整治的217条道路,给市民带来一连串利好:新月湖桥8月31日通车,等宝丰路立交桥建成后,汉阳居民自驾赶飞机,可节省半个小时;府河大桥加宽后,市民进出武汉北大门,有望不再动辄堵成一锅粥……水清路宽,天际线更美,新城区新场馆扮靓武汉。

与此同时,在迎军运的过程中,武汉城市文明水平大踏步跟进:5万名军运会志愿者积极融入城市,齐力提升城市文明形象;党政机关公共场所全面禁烟控烟,吹出城市文明的清新之风。

7

志愿者清洁家园迎军运 图片来源:硚口发布微信

武汉的作为,吸引大量国家级主流媒体的关注。央视《新闻联播》特别报道武汉光谷区域发展;武汉“三办”改革成果登上《焦点访谈》;《人民日报》三天两赞武汉创新释放发展新动能、以筹备军运会推动城市发展;《光明日报》聚焦“三风”点赞武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今年国庆黄金周,武汉黄鹤楼等知名景点人气爆棚,中山大道等闹市也人头攒动,接待游客量达到历史最高点,首破2000万人次,旅游魅力集中大释放。

讲好城市故事、展示城市形象,这里的付出正在获得积极反馈。“武汉传奇”仍在演绎,也一定会更加生动。

(长江日报 记者汪甦 王雪)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