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俊: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以山水画的形成与发展为例(16)

摘要:中国画是包罗万象的,它蕴含着哲学、历史、文学等在内的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整合了中国的人文精神,是中国人通过观察自然景物得来的一种独有的审美方式。本期报告中,宣讲家网特邀嘉宾中国艺术研究院许俊教授以山水画的形成与发展为例,为大家介绍了古代山水画论的重要专著,展示了历朝历代山水画名家的经典画作并简要叙述了其技法特点,解读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山水画的审美及文化价值。

清(1644-1911

到了清代,山水画在各个流派中形成了不同的样式和风格,比较有代表性有“四僧”和“四王”。其中“四僧”指弘仁、朱耷、髡残、原济,“四王”是王时敏、王翚、王鉴、王原祁。“四王”深受董其昌美学思想的影响,从绘画的表现形式到技法的应用都是按照董其昌所讲究的山水符号和程式来呈现的。从古人的画中提取元素并通过重新组合来表现,在“四王”的山水画里体现得非常充分,我个人认为“四王”的作品是对抽象性表达的一个延伸。当然,如果只在纸面上使用符号性的表达,却缺乏对生活和自然的理解,缺乏对真山、真水的情感抒发,就很容易僵死,使画面缺少应有的生气。虽然符号性的表达容易造成生气的缺乏,但是我们不能否定这些画家对各自风格的追求。

   下面一起来看一下清代这几位有代表性的画家的作品。 

56

-弘仁《雨余柳色图》

这是“四僧”之一弘仁的作品,弘仁以方笔为主。

57

-髡残《苍翠凌天图》

     这是髡残的作品,髡残是法号“髡”指头发。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头发长成生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子,不能剪去。因此在古代,剪掉长发是一种刑罚。髡残的法号很有意思,画法更是有趣,他画画的时候喜欢把画笔的笔峰都去掉,没有了笔峰的毛笔就变成了一支秃笔。用秃笔画出来的山水,显出含混、厚重的特色。 

58

-朱耷《山水图》

朱耷号“八大山人”,据说他在自己的画上落“八大山人”的款时,总是竖笔连写,看起来有时像“哭之”,有时像“笑之”,代表着他作画时的心情。这主要是因为他是明代皇室的后裔,经历了国破家亡之后,对人生有了比寻常人更深的感触,他把这种感触融入到了自己的画中,并在题款时表现了出来。他的画清冷地好像没有人间的烟火,这种境界超越了自然山水本身所具有的意境,寻求的是某种更为高深也更为孤独的东西。 

59

-原济《对菊图》

原济和尚字石涛,他的画是“四僧”里表达最为生动丰富,最具生活气息的。石涛也姓朱,和朱耷一样是明朝的后裔,明王朝灭亡时他才刚出生不久,因为年纪尚小对前朝几乎没有任何印象。到了清代以后,石涛成为了一位大画家,他本想借着绘画跟朝廷上的官员结交,但由于明代遗民的身份,一直没有得到明代官员的认可。于是他就靠卖画为生,也因此留下了大量的作品。石涛是一位多产多能的艺术家,除了擅长山水画和花鸟画以外,人物画作品也都非常地生动。

60

-王时敏《山水图》  

61

 -王鉴《仿宋元山水图》

62

-王翚《柳岸江舟图》

63

-王原祁《卢鸿草堂十志图》之二

以上四幅图是“四王”的作品,他们的风格跟“四僧”就有所区别了,更强调一种符号性。怎么说呢?画中的树、石、房屋都是按照一定的规范样式来表达的。

清代出了一本《芥子园画传》,这本书把历代山水画家的画法和风格归纳成册,主要是为了给后世的学画者作参考。另外清代还诞生了许多画派,包括金陵画派、扬州画派等,还有界画派(在作画时使用界尺引线),比如袁江、袁耀等擅用宫廷画表现形式的画家就属于界画派。

64

 “金陵画派”龚贤《云岭残曛图》

    金陵画派最有代表性的一位画家是龚贤,字半千,我们称他为龚半千。他的画里运用了层层附加的积墨法,不仅在当时很有代表性,甚至对当代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积墨法把江南景观层峦叠嶂、树木繁密的特点通过层层点染的方式表现得非常充分。这是龚贤在总结前人绘画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美学观点独创的技巧,是绘画理论及技法的又一次发展进步。

65

“扬州画派”华喦《万壑松风图》

扬州画派有很多画家,上面给大家展示的是华喦的《万壑松风图》。我们可以比较一下清代的这一张与之前其他朝代的《万壑松风图》在风格上有什么不同。到了清代的时候,各种流派已基本形成,清代的流派没有宋代那种大山大水的样式,所以总体来讲在气势上没有之前的来的雄伟。在画面的处理上,清代对山川并没有繁杂的描绘,而是通过突出表现局部来体现画家的思想。

66

“界画”袁江《观潮图》

67

“界画”袁耀《巫峡秋涛图》

界画是中国画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的是借助尺子来引线的画法。中国古代的建筑多是亭台楼阁及大的宫殿,所以这种用戒尺来描绘建筑造型的画法应运而生。前面我们说清代的袁江和袁耀都是界画派的高手。

68

  恽寿平《山水花鸟图》

清代还有一位画家叫恽南田(字寿平),他原来是以画山水为主的,后来改画水墨花鸟了,这个转变的原因很有意思。恽寿平“四王”之一的王翚(王石谷)是同一个年代的人,当时王翚画山水画非常有名,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画家,恽南田自觉画不过王翚,戏称自己是“耻为天下第二”,索性就不画山水,改画花鸟了。话虽如此,但恽寿平本人的山水画也很有特色,代表了清代典型的山水画法。 

69

 吴历《泉声松色图》

明清时期,很多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传播宗教的同时也把西洋画中的透视方法带到了中国。清代有一位叫吴历的画家,他的山水画作品中就巧妙地吸收并运用了西方焦点透视的办法。其实清代的时候,中国宫廷里有一位意大利画师叫郎世宁,他的作画工具是中国传统的笔墨纸卷,按理说其作品应该也属于中国画,但用的是西画的观察、造型和处理方法,所以今天我们看他的画缺乏了中国画应有的情趣和气韵。吸收了这种画法的吴历也在气韵上有所欠缺,但西方绘画准确的造型办法,很适合表现宫廷建筑和人物。比如他把清代几位皇帝的造像画得非常准确,对大场面的描绘都非常地细致,这都得益于对西方素描造型技巧的吸收。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