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把脉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2018-12】把脉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作为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在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改革开放40年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基本脉络及面临的挑战

改革开放40年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把文化建设作为独立的战略方向纳入国家发展总体布局,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这为新的历史条件下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创造了积极的政治条件。1998年11月,文化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农村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有力推进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健康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到2020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的战略目标。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更加丰富,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日益健全,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断增强,全面建设呈现出整体推进、蓬勃发展的生动局面。

注重政府主导与多方力量介入的结合。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走过了由政府绝对控制到多元力量参与共治的历程。随着改革探索的不断深入,发挥政府主导性和多方社会力量积极性已经被证明是一条可行可控的发展道路。《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等政策,成为撬动公共文化服务面向社会开放的政策杠杆。

注重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历程,可以说是群众创造历史的过程。纵观党和国家研究出台的一系列关于公共文化建设的法规和政策,无不突出强调群众主体作用的发挥。正是因为紧紧依靠群众,汲取群众智慧,动员群众力量,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才有了长足进步。

注重硬件设施建设与思想文化建设“两手抓”“两手硬”。回顾改革的发展历程,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出现过硬性投入不够、软性投入跟不上,或者软性投入跟不上硬性投入等问题。随着改革不断向前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物质性投入和文化性引领“两手抓、两促进”已成为改革的共识。40年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政策制度调整完善的演进史。

当前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面临的挑战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参与力量的虚化。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纵深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面临着一些不容回避的矛盾和问题。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逐渐流向城市,特别是民间艺人、行业能人、优秀学子等乡村精英的流失,加剧了乡村文化主体的空心化。对于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而言,这种“不在场”的状态,不仅虚化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载体,也严重销蚀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基础。

村民对乡村文化认同弱化。提高村民建设乡村文化的自觉性、主动性,根本在于激发村民对乡村文化的认同和热爱。文化认同一旦失去,就容易产生对文化的疏离甚至背叛,由此引发的文化归属真空也易导致个人至上、信义泯灭等价值乱象。这对于强调“公共性”“参与性”的公共文化服务而言,无疑是一种强力的打击。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触角萎缩化。乡村公共空间,特指村民进行各种思想交流的公共场所,以及普遍存在的一些制度化活动形式等。这是乡村公共文化的基础性支撑。如何利用和再造乡村公共空间,激活村民文化参与的内在自觉,是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必须直面的挑战。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提升难度加大。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承载着乡风乡愁,担负着建立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体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现实中很多传统乡土景观、建筑、雕刻等传统艺术均面临不同程度的生存危机。传统文化的断裂性在损毁自身价值的同时,给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提升也带来重重困难。

新时代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创新发展的基本着眼点

强化物质投入与价值注入的有机统一。以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为着眼点,进一步加大乡村公共文化资源建设的投入力度并给予政策倾斜。完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设施建设,抓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管用”,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重塑乡村新型公共空间,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设计和布局,要有文化上的前置性,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流价值导向,充分发挥公共文化的正向教育感召作用。

注重服务供给与乡民需求的高度契合。必须摒弃自上而下“送文化”和单纯移植文化的做法,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特别是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智能手机等新兴传播手段,探索“数字化”“菜单式”文化服务模式,切实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更多地激发年轻一代文化参与和创建的热情。

突出传统文化与公共文化的互动融合。公共文化服务与传统文化的共生融合发展,是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的方向。打造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平台,注重用传统特色资源赋予公共文化产品特色,开拓传统文化品牌带动的公共文化服务建构模式。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与市场等多元主体参与的开发模式,推动传统文化资源由静态向动态、单一传统内涵向复合文化内涵的转型,推动真正契合乡民的新型内生型文化的茁壮成长。

促进村民主体力量和文化精英力量的共同发力。加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从保障民众基本文化权利着手,培养农民的主体意识和新集体主义观念。构建乡土文化人才库及人才信息网,建立完善教育培训、待遇保障和激励机制,为乡村文化振兴奠定坚实的人才支撑。

推动政府主导与多元共建的深度结合。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力量,建立完善支持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系统性政策支持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努力提供更多高效、优质的服务供给,推进公共文化共建共享共有的早日实现。

(作者:邹慧君,洛阳师范学院法学与社会学院公共管理系主任,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吴成玲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