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与力量

从历史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与力量

2018年11月26日,中央政治局就中国历史上的吏治举行第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指出,这次集体学习安排中国历史上的吏治这个题目,目的是了解我国历史上吏治的得失,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提供一些借鉴。“不知过去,无以图将来。”善于借鉴历史、继承传统,从中汲取执政治国理政智慧,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500794802_wx

 

重视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是我们党一贯的优良传统。1938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第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1944年,在中国革命迅速发展、抗日战争胜利在望的时候,他高度评价郭沫若撰写的《甲申三百年祭》,要求在解放区重印这篇文章,目的是“叫同志们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学习、研究、借鉴历史多次发表重要讲话,曾用四个“最好”论述历史的价值:“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中华文明绵延5000多年从未中断,中华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智慧,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历史衍进中的任何成败得失、经验教训,都值得后人借鉴。恩格斯说:“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我国古代社会积淀了丰富的治国理政思想。中华文化强调“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以德治国、以文化人;强调“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义以为质”;强调“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德不孤,必有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扶贫济困”、“不患寡而患不均”,等等,这些在实践中积累下来的智慧和思想理念,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就今天我们的治国理政来说,仍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建党97年来,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带领中国人民赢得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为我们走好新长征、书写新辉煌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力量。但是,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来时路。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在吮吸着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文化养分时,还要充分利用“历史”这面镜子,做到以史为镜、面向未来,从中汲取治国理政经验和智慧、把握治乱兴衰的普遍规律,为制定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今天,我们之所以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就是因为我们党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有战胜困难的法宝,有应对风险的智慧,有攻坚克难的勇气。

不忘初心,方能行稳致远;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注意从学史中汲取智慧营养、观照现实与未来、锤炼品德人格、提升领导水平,真正做到学有所悟、学有所用,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本职工作,不断交出新时代的合格答卷。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18/1211/1027494.shtml(转载请保留)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作者单位:天津市地下铁道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交流3群: 522415122。

责任编辑:连元博校对:周艳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