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

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

近日,2019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成为三农问题的热点。文件提出:适应国内外复杂形势变化对农村改革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摄图网_500521588_wx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主要农产品连续多年的产量、进口、库存的“三量齐增”与不断凸显的物质成本、人工成本、土地成本、环境成本的“四本齐升”,构成了农业供给侧的基本特征。农民普遍反映“增产不增收”,于是国家推行托底收购政策,这又进一步导致了价格倒挂。民众已经实现了“吃得饱”,他们更多地追求“吃得好”,而国产优质农产品供给却普遍不足,难以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总之,农业发展迫切需要适应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形势变化和农产品消费结构升级的要求,从而解决我国农业综合效益不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强的问题。追根究底,“供给侧”的问题主要是由生产端引发的,必须要改革农业供给体系,创新农业产业链运行机制。

首先,要在“三权分置”改革的基点上引导土地规模经营与服务规模经营并改善农业的分工经济。中央一号文件对新一轮农村改革作出部署,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仍然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主线,要以土地制度改革为牵引推进农村改革。我国人地关系决定了我国不能实行美国式的大农场经营模式,精耕细作是我们的优点。当前,我国农业效率低的根源是分工不足,因此,必须发展社会化分工以提高效益,如,将农地规模经济与服务规模经济相融合,通过“三权分置”促进土地流转、构建多主体参与的分工合作机制,等等。眼下,当务之急是加快土地确权,构建起权属清晰、权能完整的集体产权制度,从而促进资本投资农业。

其次,要让市场机制在农业资源配置中切实发挥作用。只有农产品价格真实反映市场供求情况,才能指引并调节农业生产资源配置和消费需求,才可能实现供需有效平衡匹配。所以,必须要推进主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必须用市场规律来调节产业结构,用市场竞争来提升农业的产品品质,用市场机制来降低各种企业的生产与经营成本,降低交易费用,加快产业之间的流通。并且,应根据国际农业资源的变化来配置国内农业资源,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以消除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价格严重倒挂现象。 

第三,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当前,我国农业产业组织的发展进程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程并不很协调,主要表现为农业产业组织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具体地说,当市场竞争迫切需要农业朝产业化经营的方向发展时,我国的农业组织体系或者说农业经营体系并不完备。实践证明,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包括各类农民合作社、农业开发公司和家庭农场等)规模化、组织化程度高,能更快适应市场变化,解决农产品供需矛盾,是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

最后,加强科技支撑。科技支撑,就是要适应农业由量到质转变的大趋势,创新农业技术体系和技术路线,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已经到了必须更加依靠科技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历史新阶段,具体来说就是调整科技创新方向、优化科技资源布局、推进重大科研攻关、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支持科研院所、高等学校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科技服务,搭建区域性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从而依靠科技力量延伸现代农业价值链。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三农”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通过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让农业“大而强”,从而破解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新难题,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19/0222/1035002.shtml(转载请保留)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交流5群: 610739169。

责任编辑:连元博校对:周艳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