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好两端 规范中间

管好两端 规范中间

今年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100万人,是继1998年高等教育扩招之后,专门针对职业教育的一次大规模拓展。既要质量又要规模,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缓解当前就业压力、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战略要求。同时,要实现这一目标,应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中寻找启迪,用改革的办法推进职业教育结构调整,管好两端、规范中间,严格教学标准和学生毕业标准,以高水平高质量激发和满足国家、社会与广大青年对于更好职业教育的需求。

激活入口端: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针对以往职业教育“低层次”“缩水版”教育的刻板印象和普遍误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开宗明义,首次从国家战略角度界定了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为此,我们一方面应全面加强党对职业教育的领导,汇聚政府有关部门、各行各业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参与,扩大职业教育政策影响,释放职业教育政策红利,把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真正通过各方的获得感而彰显出来,引导全社会树立“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新时代风尚,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改革招生制度,完善入口机制,采取灵活多样的招生形式,在确保公平的基础上把初高中毕业未升学学生、退役军人、退役运动员、下岗职工、返乡农民工等分层分类招进来,为因材施教、提升质量奠定基础。既要质量又要规模是让更多人接受职业教育、收进来再进行教育,最终让广大青年学生因为兴趣而选择职业教育、因为喜欢而学习一技之长,激发出内在的学习动力,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积累后劲。

规范中间段:加强培养过程的标准化建设。标准化是质量的保障,职业教育教学环节标准化建设的核心是共同的规矩、统一的秩序和可量化可核查的过程与结果,以及可以反思、改进和提升的机制。一是从教学环境条件上,建立健全学校设置、师资队伍、教学教材、信息化建设、安全设施等办学标准;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健全多元化办学格局,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推进资历框架建设,探索实现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二是从技能培养上,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持续更新并推进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建设,进一步发挥好学历证书的作用,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推进虚拟工厂等网络学习空间标准建设和普遍应用,实现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等。三是在人格塑造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职业教育特色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标准和长效机制。通过标准化的追求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导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巩固拓展“一校一品”“文明风采”竞赛、职业素养护照等项目的建设成果,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培育和传承“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把好出口关:做好职业院校毕业生工作。没有国家、社会、企业、学校和毕业生个人多赢的局面,就不会有职业教育的大发展大繁荣,这其中的关键点就是毕业生的质量。一是以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以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水平为核心,建立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实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报告向社会公开。二是畅通技术技能人才职业证书可持续提升通道,定期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关工作进行“双随机、一公开”的抽查和监督,确保公平公正和质量水平。三是支持技术技能人才凭技能提升待遇,鼓励企业职务职级晋升和工资分配向关键岗位、生产一线岗位和紧缺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倾斜,逐步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特别是技术工人的收入水平和地位。四是积极推动职业院校毕业生在落户、就业、参加机关事业单位招聘、职称评审、职级晋升等方面与普通高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避免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招用人员将职业院校毕业生排除在外的状况,推动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

责任编辑:刘宇同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