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加强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

刘志兵 图片

刘志兵 国防大学军事管理学院副教授

点此浏览完整报告

点此浏览视频专辑

点此浏览课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从八个方面部署全面从严治党的重点任务,其中第四个方面就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7月3日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问题。今天,我们就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进行交流。首先,我们明确两个基本概念:

1.基层党组织(党的基层组织)的概念

理解这个概念,需要从政党的组成要素谈起。大家知道,政党是现代政治的显著标志。目前世界上大约90%的国家存在政党,大多数为资产阶级政党。政党主要由组织、规则、成员三大要素组成,其中,组织包括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议会党团等。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系统,按照党章规定,主要有三级组织:党的中央组织、党的地方组织、党的基层组织。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7月3日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要健全基层组织,优化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创新活动方式,扩大基层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基层党组织和党的基层组织在这里指的是一个概念。

2.基层党组织的类型

党章第五章规定:党的基层组织,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分别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不属于党的一级组织。

实际工作中,根据单位党组织的性质和职能,又可以分为:街道、乡、镇党的基层委员会和村、社区党组织;国有企业党委(党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社会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实行行政领导人负责制的事业单位中党的基层组织;各级党和国家机关中党的基层组织;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党组织,等等。

下面,我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党的十九大精神、2018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就如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向同志们交流三个方面的问题:1.充分认识加强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极端重要性;2.准确把握加强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着力点;3.切实提高加强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质量。

一、充分认识加强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万丈高楼平地起,强党首先要强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对于基层党组织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理解:

(一)注重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中国共产党是在列宁关于组织建党的原则指导下,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自身的实践经验,从成立之初,就高度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也是党的基层组织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

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基层组织单元是委员会。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俄文译稿)》,第七条规定:“凡是有党员五人以上时,必须成立委员会”。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第四条规定:“各农村各工厂各铁路各矿山各兵营各学校等机关,及附近,凡有党员三人至五人均得成立一组……各组组织,为本党组织系统,训练党员及党员活动之基本单位,凡党员皆必须加入。”“组”成为党的基层组织单位。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修正章程》,第五条规定:“凡有党员五人至十人均得成立一小组”。由此,党的基层组织单位改称“小组”。

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第五条规定:“凡有党员三人以上均得成立一支部,每支部公推书记一人或推三人组织干事会,隶属地方执行委员会”。通过的《对于组织问题之议决案》指出:“在现在的时候,组织问题为吾党生存和发展之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倘若扩大执行委员会关于组织问题的议决案不能实际地实行,则吾党决不能前进”。并规定:“我们党的基本组织,应是以产业和机关为单位的支部组织”“有三人以上即可组织支部”。至此,“支部”作为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的最基本单位一直沿用至今。

1925年5月,“五卅”运动后,中央总结发展党员和开展党支部建设经验教训,对支部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于1926年1月29日发出《中央组织部通告第二号——加强支部工作与组织统计工作等[全国职工运动讨论会议决案]》,并于5月15日在《校刊》发布了《支部的组织及其进行的计划》。《计划》共8个部分54条,在阐明支部的组织意义基础上,规定了支部教育和宣传的标准、支部外部煽动和活动原则、支部会议的内容和要求、支部书记的责任、教育宣传员的任务、支部书记会议、支部的技术工作等。这是建党初期关于支部建设的重要文献,标志着我们党在支部建设上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规范的理论。

1926年7月,在上海召开第三次中央执委会扩大会议,通过《组织问题议决案》,总结了党的发展的经验和缺点,指出存在着“支部工作尚未真正建立”“党的机关不健全”等缺点,再次强调党的建设的重要性,第一次提出“要能做到布尔塞维克化”和“实行‘一切工作归支部’的口号”,强调党支部在区域和社会组织中发挥核心作用,要把党的基础放在支部上,建立强有力的支部干事会(支部委员会),以领导支部的工作。这是加强支部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

1927年,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对于组织问题议决案》,要求“中央应该尽力使党的基础建立在产业支部上面,并使所有大工厂、铁路、码头等都有我们的以支部为基础的组织,积极在广大工人群众中做政治工作,这才是真正领导工人群众。”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中,第十二条规定:“党部的指导原则为民主集中制。”确立党的指导原则为民主集中制。第十七条规定:“党的组织系统为:全国——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会,省——省代表大会——省委员会,市或县——市或县代表大会——市或县委员会,区——区代表大会——区委员会,生产单位——支部党员全体大会——支部干事会”,明确规定党的组织系统分为五个层级,并首次在党章中把党的支部单列一章,明确“支部是党的基本组织”,对支部的组织设置和工作任务作出了新规定。

1928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第三章党的组织系统规定:“(甲)在每个工厂、作坊、商店、街道、小市、镇、军队等中: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干事会。(乙)城区或乡区内:区党员大会或区代表会议——区委员会。(丙)县或市的范围内:县或市代表会议——县或市委员会。(丁)特别区(包括几县或省之一部分):特别区代表会议——特别区委员会。特别区的组织,如有必要时,得由省委决议成立之。(戊)省:省代表大会——省委员会。(己)全国:全国大会——中央委员会。(庚)为易于指导各党部工作起见,中央委员会,得按情形之需要,在数省范围内成立中央执行局,或中央特派员”。把党的组织系统分为七级。应该说,在党的七大之前,中共确定的基层党组织就是党支部。

1945年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是我党独立自主制定的第一部党章,第十六条规定:“党的组织系统如下:(一)在全中国,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会,全国代表合议。(二)在省、边区、地方,是党的省代表大会,边区代表大会,地方代表大会,省委员会,边区委员会,地方委员会,省代表会议,边区代表会议,地方代表会议。(三)在县,是党的县代表大会,县委员会,县代表会议。(四)在城市,是党的市代表大会,市委员会,市代表会议。(五)在城市中或乡村中的区,是党的区代表大会(或区全体党员大会),区委员会,区代表会议。(六)在每一工厂、矿山、农村、企业、街道、连队、机关和学校,是全体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支部代表会议。”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把党的基础组织从党的支部拓展至党总支和基层党委。

1939年5月和6月,时任中央组织部部长的陈云同志分别在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解放》上发表了《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和《党的支部》,这是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的基本文献,其中关于共产党员的六条标准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完整论述对党员的基本要求,并对党支部的地位、设置原则、基本任务等支部工作的基本问题进行了阐述。

1945年5月,刘少奇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总结了中国共产党自创建以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践经验,全面论述了党的基层组织理论,进一步扩大了党的基层组织的内涵,标志着基层组织建设经过长期实践探索,在理论上已经成熟。

在军队中,支部建在连上,打牢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基础,使党的领导直达基层,从而解决了近代以来领军史上的军队为个人所有、跟人不跟党的顽症。

人民军队创建之初,党的组织主要建立在团级以上单位,组织不健全,无法切实掌握部队,加上部队几经挫折,作战失利,环境艰苦,部队思想混乱,军心不固。贺龙元帅曾回忆说:“那时候的军队,就像抓在手里的一把豆子,手一松就会散掉。”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同志领导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至9月29日起义部队到达江西永新县三湾村时,5000多人的队伍已不足千人。毛泽东同志在这里领导进行了我军建军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三湾改编。三湾改编有两项重大成果,一是支部建在连上,营团建立党委,班排建立党小组,使党的领导直达基层,直达每一名士兵,党组织成为团结和领导士兵群众的核心;二是建立士兵委员会,实行军队内部民主,极大地调动了官兵的主人翁责任感。这两项重大举措,奠定了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罗荣桓元帅回忆说:“三湾改编,实际上是我军的新生,正是从这时开始,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毛泽东同志回忆说:“为了加强共产党对部队的领导,首先开始在部队中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做到班有党员,连有支部,营、团有党委;在连以上各级都设立党代表,从此这支部队完全处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古田会议确立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措施和方法,肯定了支部建在连上是红军中党的组织的一个重要原则。

在1928年10月召开的湘赣边界各县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同志指出,“过去党没有注意基本组织——支部。……党必须彻底改造,从支部改造起……党要注意党的基本组织——支部,实现‘一切工作归支部’的口号。”

1929年6月14日,毛泽东同志在一封信中肯定红二、四团,“一个子弹不问过党不能支配,他们是绝对的党领导。这也可以说是帮助四军党的领导加强的原因”。

1927年10月15日,毛泽东同志在水口叶家祠堂主持了我军历史上的首次连队建党活动,他对各连党代表叮嘱道:“一个人活着要有心脏,党支部就是连队的心脏,把连队党支部建好,让连队的心脏坚强地跳动起来,才能使党的血液流贯我们这支部队的全身。”水口连队建党成为真正把“支部建在连上”付诸实践的开端。后来,毛泽东同志在总结井冈山斗争的经验时指出:“红军所以艰难奋战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

从此以后,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党都把党支部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使其在伟大工程、新的伟大工程及全面从严治党进程中,发挥着重要基础作用。

2017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意见》,并发出通知,通知强调:“要把党支部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本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教育管理党员的主体作用,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可见,注重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我们党的一贯做法和优良传统。

责任编辑:吴自强校对:张凌洁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