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互联网+党建”后半篇文章

做好“互联网+党建”后半篇文章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要求推动党员教育管理实现信息化。

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党建”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应该说,从技术层面上实现党员教育管理“互联网+”并不困难,难的是从“有”到“用好”,紧跟时代,实现“基层党建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各级党组织应当按照《条例》要求,“不断提高党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做好“互联网+党建”的“后半篇文章”。

变“概念”为“理念”。作为新生事物,“互联网+党建”一度只是个“概念”。但随着信息技术对传统党建工作巨大加成作用的体现,党建信息化已越发深入人心,逐渐转化为一种工作“理念”。然而应当注意的是,有的党组织片面地把“互联网+”定位为党员教育管理的辅助手段,一味追求网络的实时性,将其作为完成既定工作目标的“快捷方式”;有的仍对“互联网+”重视不足,甚至存在抵触情绪,不会用网、不敢用网,要么弃而不用,要么“新瓶装旧酒”,用传统思维指导信息化建设,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其实,“互联网+党建”所追求的不是“硬性包装”和“嫁接移植”等简单的效果,而是合二为一、深度融合的目的。各级党组织必须充分认识到党建信息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按照《条例》要求,适应时代发展,让“互联网+”思维扎根于心、实践于行,实现党员教育管理网上网下互相促进、协同发展。

变“附品”为“节点”。现实中,一些地方并不乏能够“叫得响”的“互联网+党建”品牌。但必须正视的是,有的是聚集有限资源打造的典型,不具有普遍代表性,对外刷“存在感”的作用有,对内刷“满意感”的作用仍显不足;有的斥巨资配置基础设施,“硬件”上来了,“软件”却没有随之提升,高科技设备成了“展览品”,没有物尽其用,形成了浪费;有的没有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项目上马后才发现问题多多,或者“不兼容”,或者“水土不服”,最后只能勉强维持,工作效率甚至还不如以前。“互联网+党建”要想成为不止于“观瞻”的“附品”,就必须坚持系统思维和全局观念,将其作为信息化这张“大网”中的一个“节点”去摆布、去建设,与政务、服务有机融合,成为践行新时代群众路线的有效载体。一方面,要从“叫得响”向“立得住”转变,切实结合党员群众实际做好研究开发,不仅“有声有色”,更要“有滋有味”;另一方面,要向“推得开”努力,想办法打通与其他信息资源的接口,使通过网络开展党员教育管理更简单、更方便,更能服务好广大党员和群众。

变“浅尝”为“强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在当前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各地各级要想抓好党建,必然绕不开互联网这一环,因此必须长期坚持“互联网+党建”工作思路不动摇,不能时紧时松、浅尝辄止、虎头蛇尾,搞成“半拉子”工程。要完善体制机制,从整体上规划“互联网+党建”,制定长远的整体发展规划,配套相关的政策法规,做到积极发展、积极管理。要推进平台一体化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搞好内容创新和服务优化,切实增强信息化党建的用户体验和吸引力,避免陷入“自弹自唱”“自娱自乐”的窘境。要大力培养和吸引优秀人才,严把人员准入关,以强化思想理论水平为基础,全方面提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不断完善网络人才库的规划与建设,源源不断为党建信息化提供人才支撑。(责编:于川;校对:刘媛)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19/0522/1044672.shtml(转载请保留)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作者单位:中共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委组织部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交流5群: 610739169。

责任编辑:于川校对:刘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