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关系
1.改革和发展
我们知道,不改革就没有发展,至少没有更好更快的发展,这是从整体、宏观角度来讲的。但是在微观层面,就一项具体的改革措施来说,改革不必然带来发展,为什么?因为改革是一种探索,是前所未有的事业,是有风险的。改革完全有可能走弯路,甚至会出现偏差和错误,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改革有时是一个试错的过程。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看到今天取得的重大改革成就,同时也要接受在具体的改革事项上会有改革成本。但尽管如此,我们依然要坚持改革,解放思想,开动脑筋,打破陈规。如果我们担心犯错误,不敢勇于挑战既有的利益格局,不能积极探索,不进行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社会就会陷入僵化,我们就会失去发展机遇。因此,我们既要坚持改革,又要善于控制改革风险,避免头脑发热、主观意志造成的对发展的破坏。这就需要我们将改革的观念指引和发展的实践要求结合起来。所以我们说,重大改革要先行先试,这样就能把改革的风险降下来,先进行试点,得到成功的经验后再去推广,如果不成功就不这么做了。只有处理好改革和发展的关系,我们才能把改革的主观性和它可能带来的问题尽可能地控制到最小。
2.改革和稳定
改革取得的成就当然有助于稳定,但它也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有利于稳定。我们经常讲,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这是从根本利益、长远利益角度来说的。但是,改革路上始终存在着个人利益、群体利益、部门利益、地方利益的某些不一致,进一步讲,改革之“改”就是破旧,改革之“革”就是不断立新。也就是说,改革的过程总是在不断突破现有利益格局,对现有的稳定秩序是一种打破和再造。
在改革过程中,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部门利益和社会福祉、地方利益和全局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都意味着审慎的权衡和取舍。我国的改革也普遍存在着改革和稳定之间的艰难平衡,特别是现在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它遭遇的矛盾将尤其尖锐化。
那么,是不是我们在遇到了压力、矛盾后,改革就要退缩了?那不行。如果我们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不敢进行改革探索,不敢触碰既得利益,实际上社会上的破坏性能量并没有消失,而是潜滋暗长,会带来更大的不稳定。因此,我们需要改革。
改革需要决心,需要意志,还特别需要智慧。亨廷顿讲,改革比革命的难度更大。为什么?因为革命的目的就是让政治两极分化,简单地用二分法把力量分为进步势力和反动势力,这样有利于进行革命的动员。但改革者的任务是要尽量去弥合社会的分歧和消弭这种分裂。所以亨廷顿说,一个成功的革命者无须是政治巨将,而一个成功的改革者则必是一流的政治家。这是他看到的改革和稳定之间的内在紧张关系。改革者既要有担当,又要有坚定的意志。成功的改革者必须深谙“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必须小心选择改革的时机、步骤和方法。
3.发展和稳定
发展和稳定之间也并不总是并行不悖的。发展当然是好事,发展有利于长远的稳定,但是发展也可能在短期内带来不稳定,因为发展的社会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均衡发展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不均衡发展是社会生活的常态。
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们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但发展也是不均衡的,地区之间的不均衡、不同社会阶层的不均衡、不同领域的不均衡等始终存在。从时间的纵向来比较,我们的生活都比自己的父辈过得更好,都比自己的过去过得更好,但是为什么社会问题越来越突出?这并不是说我们没有发展,是因为人们主要不是在做时间性的纵向比较,而是进行空间性的横向比较。我们总是横向与别人比,所以无论发展有多快,只要不均衡存在,就会对稳定构成压力。实际上,绝对地追求均衡也是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绝对地追求均衡和稳定,又会伤害社会创造的动力。这是一个难题,我们将始终在不均衡、均衡、不均衡、再均衡的动态调试过程中兼顾发展和稳定。
因此,我们既要看到改革发展稳定正相关的一面,这有利于坚定改革的决心、发展的雄心和稳定的信心;但从实践的角度来看,我们更要高度重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内在紧张。改革发展稳定是可以统一起来的,但这不等于三者在实践中总是能够统一起来,“可以”和“能够”两者之间的距离最考验我们的实践智慧。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特别强调,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我们要改革,改革的步骤、方法是非常值得我们研究的。改革既要尽可能大地以社会共识为基础,又要考虑社会可接受性的问题。我们要发展,要激发社会活力、要保护产权、要鼓励创新,同时,发展就要调动积极性,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必须兼顾发展成果的普惠性,要建立日益完善的生活保障、医疗保障、食品安全保障,让社会绝大多数人获得安全感、幸福感,这样社会才是稳定的。因此,我们要善于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内在紧张关系,要通盘考虑,协调推进各项改革。从发展来看,不能只为数量,而要重质量,既要有顶层设计的理性规划,又要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敢闯敢试的实践精神。当然,做到这样的统筹兼顾并不容易。这时,我们才可以从中发现法治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