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然,基层事多人少,责大权小,“5+2”、“白加黑”、“雨加晴”都不足以描述基层的苦。加上受编制和职数限制,晋升空间较为狭窄,想要从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可谓是“难于上青天”。针对基层“天花板”现象,如不正确面对,轻者会消极怠工,当“佛系干部”,做“撞钟和尚”;重者则患上“副科病”熬资历,混日子,坐等提拔;个别干部为了晋升不惜剑走偏锋,误入歧途。
诚然,基层提拔难度确实大,但干部选拔任用毕竟是“好中选好,优中选优”,如果基层干部不善于自检自醒,不愿在自己身上找差距,而将竞争激烈、岗位有限、不被提拔和重用的原因都归咎于基层平台,让基层来“背锅”则实属不该。
“选贤任能,事业为上。”中国共产党历来注重干部的培养,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选拔任用干部逐渐向基层延伸,不断将基层一线信念坚、政治强、敢担当、有作为的干部作为选拔领导干部的重要途径。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发现储备年轻干部,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源源不断选拔使用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到《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再到《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无不彰显“基层锤炼”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可以说,基层干部要想成事,就必须在基层这个“大熔炉”里练就担当的“宽肩膀”,成事的“真本领”。由此看来,基层干部想要打破“天花板”,除了政策激励,还得涵养破除天花板的“本钱”。
找准坐标,涵养“宁静致远”的政治品格。基层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名利观,摒弃“不想做事,只想做官”的错误思想。要以敬畏心对待事业与职责,以平常心对待名利与得失,正确看待职位晋升,做到波澜不惊。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要把基层当作锤炼党性的“炼丹炉”,增强才干的“大操场”,深刻意识到“有为才有位”,如果本领不高,能力不强,那再高的职位也胜任不了。要善于从自己身上“找差距”,多些自我检讨,自我批评和自我否定,要对照榜样模范,自己照“镜子”,自己掸“灰尘”,自己找“病灶”,自己做“医生”,自己动“手术”,自己开“药方”,不断在“找差距”中涵养晋升的“本钱”。
潜心蹲苗,涵养“无我忘我”的奉献精神。基层干部要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不为名所“惑”,不为利所“诱”,多在事上“磨”,多在刀上“练”。只有用基层“这碗酒垫底”,时刻保持“本领恐慌”感,不断强弱项,补短板,做好每一件小事,完善每一个细节,以“无我”的境界扎根基层,以“忘我”的境界奉献人民,注重能力提升和实践锻炼,提高专业思维和专业素养,不断提高担当作为的能力和勇气,才能在担当作为中曲折前进,在真抓实干中螺旋上升,实现人生价值的自我升华。(责编:于川;校对:刘媛)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19/0612/1046814.shtml(转载请保留)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作者单位:贵州省黎平县地坪镇人民政府)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交流5群: 610739169。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