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化寺乐师王辉

智化寺乐师王辉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一天,一位已近花甲的老者推开智化寺的大门。

这座已历五百余年风雨的寺院,院墙破败,大殿恨不得都快塌了。站在院内的老者脸现痛惜之情。

忽然,乐声悠悠,老者精神一振,循声望去,几位衣衫破旧的艺僧,正拿着笙、管、笛、锣,一丝不苟地演奏着。

这古音令老人痴迷,即使回到家中,他仍念念不忘。他提笔给艺僧写了一封信,信中说--

“看到了你们的乐器和乐谱,听到了你们的乐调和乐音,我十分惭愧地感到:反而是你们这些过去被视为‘下贱僧徒’的苦人们,终能拿出证据,去驳倒所谓日本的‘中国音乐文史世界权威’的鬼话,终能否定他所肯定的‘中国音乐史家’所供给他的材料;终能替祖国这些光荣传统理直……”

这位老人叫查阜西,著名的古琴演奏家、音乐理论家和教育家,那令他着迷的乐曲就是被称为中国五大传统古乐之一的京音乐。当时,音乐史界,日本人田边尚雄曾扬言,“在中国则隋唐音乐今皆佚灭无存,而日本今尚传存。故欲研究隋唐音乐之性质,至日本方面考之,殊为便利。”看到智化寺京音乐活的存在,查阜西怎能不激动。

半个多世纪后,王辉读到了查阜西给智化寺僧众的这封信。此时,他已从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毕业。上学的时候,王辉读过音乐学家杨荫浏所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第一次听说智化寺京音乐,当时,他并不知道,智化寺尚存,京音乐尚在。查阜西信中所描绘的艺僧,震撼了王辉,他决定去智化寺当乐师,传承古乐。

500余年来,智化寺京音乐的传承一直靠寺内一代代艺僧口传心授。此时,最后一代艺僧早已还俗,他们从民间招收的徒弟,每天在智化寺里表演、传承京音乐。王辉加入时,乐队里只剩下五个人,只要有一个人请假,上下午各一场的演出就进行不了。

王辉成为乐队里第一位科班出身的京音乐传人,也是智化寺第一位专职京音乐演奏员。

智化寺京音乐乐队包括笙、管、笛、锣、鼓六种乐器,王辉演奏笛子。他想尽快掌握曲子,确保每天的演出都能正常进行。可说着容易,学起来却异乎寻常的慢。

“京音乐使用的是工尺谱,虽然看着谱子也能吹,但离开口传心授,怎么听都不是哪个味儿。”王辉说,“难学、易忘、少人知,这是智化寺京音乐的特点。”

智化寺京音乐,曾用于佛教法事、民俗仪礼等活动,一首曲子下来,旋律听着都差不多,但从头到尾没有一个小节是一样的,而且之间毫无关联。

没有捷径,就一点儿一点儿地扣。

王辉先听录音,不同版本对比着听,再一句句学唱。京音乐的谱子绕,很难唱,“每次练习,都觉得难以开始,但唱了20分钟以后,就上瘾了,不愿意停下来。”王辉说,要是停下来,再想接上就难了,“常常是唱了上句,忘下句。”王辉不好意思地笑笑。

“笙、管都在,我就能吹下来,但让我自己吹,就又忘了。”王辉苦笑着。智化寺京音乐流传下来的曲谱有48首,王辉目前能演奏20来首。其中,《金五上》全长15分钟,王辉学了整整两年。

难学,才更说明传承的价值。

勤学苦练,日日不辍。王辉和他的7个同伴努力守护着古乐。

“尺工工尺六的六,五六凡工上的上……”王辉把工尺谱翻译成简谱,至今已翻译了七八首,以便于普及。王辉还负责演出解说词的编撰,每隔一段时间,他就要更新一遍,注入新的理解。

丰富智化寺京音乐的展陈介绍,举办笙等主题展览,申报筚篥(管子)研究课题,到外地演出,去大中小学开普及课程……对京音乐的了解越多,对艺僧的故事研究得越深入,王辉就越愿意为京音乐的传承忙碌。

“非到近处不可信,身临其境方知真。这笙管齐鸣是音乐中的桃花源。”王辉说,“能把这传承数百年的古乐保存下来,能让现在的人们了解古乐本来的模样,这是我最大的愿望。”王辉拿起笛子,抚笛吹声,古音悠然……

责任编辑:李娇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