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生态> 正文

张玉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内涵与实施路径

张玉虎

张玉虎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教授

点此查看完整报告

点此查看视频专辑

点此查看课件

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条件,是我们贯彻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将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背景、形成过程、科学内涵、实施路径以及北京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五个方面出发,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内涵与实施路径”这一主题进行深刻阐述。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背景

(一)人类活动与大自然的矛盾日益尖锐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背景,是人类活动与大自然的矛盾日益尖锐。矛盾之所以日益尖锐,是因为人类目前还只能生活在地球上,而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

从人类的发展来看,人类一步步进化,世界人口总体上也在持续增加,从2000年的61亿到目前的80多亿。据预测,2100年,本世纪末,世界人口将达到110亿。同一时期,中国的人口也是呈现上升趋势的,目前已接近14亿。

从人类活动的强度变化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在GDP总量整体增长的同时,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增加,城市人口占比在增加,人均能源消费也在增加。

从人类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来看,人类最早是原始社会、原始文明。当时的人类还没有普遍制造、使用铁器等工具。随着原始社会的一步步发展,人类进入了农耕文明。农耕文明的人类开始普遍制造、使用工具来开垦土地,利用水利设施实现灌溉,并进行养殖等活动。此后,人类又从农耕文明过渡到了工业文明。上个世纪是工业文明最为集中发展的时期,尤其是西方国家在上世纪中叶的工业文明发展是最迅速的。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社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制造业工厂,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导致资源消耗、废弃物排放等的激增。从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就是目前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全部的演化进程。原始文明的人类活动较单一,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仅限于吃、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极为有限,主要是采集、狩猎、刀耕火种、建设村落等。

农耕文明的人类活动较之前更多,如开垦耕地、放牧、手工业、水利工程、防御设施、建设少量的城市以及战争等。也就是说,农业社会的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就开始逐渐增大了,尤其是开始在局部对环境造成不可扭转的影响。例如,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环境恶化就与农业生产活动密切相关,多以森林植被被破坏为先导,随之发生水土流失、沙漠化、河道迁移、湖泊干涸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其中,楼兰古国就是一个著名的例子。作为西域国家之一,楼兰古国位于现在中国的甘肃与新疆的交界附近,是古代丝绸之路要道上的国家,商贾云集。但随着气候变化,楼兰古国成为了历史。其主因也与人为破坏有关,如对湖泊、森林的破坏。再有就是黄土高原的形成。历史上的黄土高原有着茂盛的森林,其森林覆盖率最高时达50%以上。但是从秦以后,为了建造房屋、船舰、弓弩等,人们长期对森林的砍伐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最终形成了现在的黄土高原,包括黄河下游的悬河现象。国外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是指公元前4000年由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在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地区(两河流域)创造的文明。当时的两河流域草木葱郁、沃野千里,孕育了辉煌的古巴比伦文化,但最终由于人们过度放牧、砍伐森林破坏了生态环境,变成了被风沙肆虐的贫瘠地区。

进入工业社会之后,人类的主要活动则是以开发化石能源、大规模发展制造业与机械化农业、建设现代设施为主。这肯定会带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被采挖,大量修建工厂、大楼、水库、铁路、港口等设施,进一步砍伐森林、填海造路以及发展更大规模的农业等现象。因此,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开始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率排放废弃物、污染物。其中,污染物、温室气体的排放与大量资源消耗,破坏了生态,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过程,也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演化过程。随着文明不断发展,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掠夺”将越来越快,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紧张。

(二)全球生态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

目前,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已经接近并超过了自然环境的变化速度,严重影响了地球环境的演变。根据最新的研究表明,人类对地球系统的影响是自然力的170倍,即人类的生产、生活对自然界的影响是自然环境本身演化带来的影响的170倍。

1.生态赤字

从全球的角度来讲,全球的生态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都是日益突出的,如地球超载日的再次提前。地球超载日提前,代表着人类已于当日用光了本年度的资源指标,是世界自然基金会根据全球足迹网络作出的测算。2018年的地球超载日再次提前,人类社会将通过透支资源来运行,标志着人类造成了生态赤字。

2.物种灭绝

在生态问题方面,联合国在一份自然生态评估报告中指出,人类正在加速破坏赖以维生的大自然。在全世界800万物种中,多达100万种正因人类活动而遭受灭绝威胁,全球物种灭绝的平均速度已经大大高于1000万年前水平。

3.“八大公害事件”

近年来,全球的污染问题越来越多。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环境公害事件不断发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较著名的就是“八大公害事件”,如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美国多诺拉镇烟雾事件、英国伦敦烟雾事件等。英国伦敦烟雾事件发生于1952年,因冬季燃煤而起,导致5天内5000多人丧生。此外,“八大公害事件”中有一半是在日本发生的,如日本四日市气喘病事件、日本米糠油事件、日本富山骨痛病事件等。目前,世界上又有了“新八大公害”的提法,包括意大利塞维索化学污染事故、美国三里岛核电站泄漏事故、墨西哥液化气爆炸事件、印度博帕尔农药泄漏事件、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瑞士巴塞尔赞多兹化学公司莱茵河污染事故以及全球大气污染和非洲大灾荒等。其中,核泄露的著名事件还有前几年的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件,核辐射严重的会导致周围大面积土地寸草不生,所有水生植物也都无法生存。此外,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现在已经在有限范围内对外开放给游客参观。

4.海洋污染

除了新老“八大公害事件”,海洋污染也已不容忽视。我们从太空看地球,总称其为“蓝色星球”,但现在的另一种说法也称其为“塑料星球”,因为世界各国每年生产超过3亿吨难以降解的塑料,其中每年有1000至2000万吨塑料垃圾进入海洋。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塑料将在海洋中存在数百年,被称为第八大陆的太平洋上正漂浮着超过7.9万吨塑料。塑料和水体的紧密接触,会对水生生物、水体理化性质造成影响,如此多的塑料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海洋污染。我们也称这些海洋中的塑料垃圾为微塑料。作为隐形杀手,微塑料的概念在2004年被首次提出,指的是粒径通常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目前,微塑料广泛存在于海洋环境中,对生物造成的各种确定的以及不确定的危害,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最新研究显示,我们在人体内就发现了多达九种不同种类的微塑料。

5.垃圾围城

关于垃圾围城现象,世界银行在其评估报告《垃圾何其多2.0》中指出,高收入国家整体上虽然仅占世界人口的16%,产生的垃圾量却超过世界垃圾总量的三分之一(34%)。东亚太平洋地区产生的垃圾量占世界垃圾总量的四分之一(23%)。2016年,全世界产生塑料垃圾2.42亿吨,占固体垃圾总量的12%。在快速城市化和人口增长的推动下,预计未来30年全球每年产生的垃圾量将从2016年的20.1亿吨增加到34亿吨。如不紧急行动起来,到2050年全球垃圾量将在目前水平上增加70%。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产生很多很复杂的垃圾,有餐厨方面的、物流方面的,有金属的、塑料的,有可降解的、不可降解的。对此,我们国家正在推进垃圾分类,上海已经启动,北京也将要开启。我们将采取一定的法律手段、道德约束促进垃圾分类制度的建立。环境保护要从人人做起,不能光靠政府、企业,而要全社会一起把它做好。

6.气候变化

近年来,干旱、洪涝等灾害相对频发。南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全球高温热浪等现象屡屡见诸报端。这些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气候的变化。研究表明,2015年至2019年是人类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五年。虽然学界在“全球变暖说”与“全球变冷说”存在一定的争论,但整体上不可否认的是,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气温是呈现上升趋势的。

7.资源危机

资源危机,包括水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等。其中,关于水资源问题,联合国发布的《2019年世界水资源发展报告》指出,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人口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和消费模式变化等因素,全球用水量每年增长1%。2016年,亚太地区48个国家中有29个国家因缺水和地下水超采而成为水不安全地区。随着工业和社会用水的增加,到2050年全球需水量预计还将保持同样的增速,相比目前用水量将增加20-30%。将有超过20亿人生活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约40亿人每年至少有一个月的时间遭受严重缺水的困扰,且将会有22个国家面临严重的水压力风险。我们都知道,京津冀就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地区,地区人均水资源量比全球人均水资源量低好多倍。我们国家采取了南水北调的政策,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地的水资源问题,推动了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的全面协调发展。

(三)中国的环境、资源问题日益突出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腾飞的发展过程也是环境质量波浪式变化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出现并不奇怪,西方发达国家工业革命、快速发展时期的环境质量也都发生了同样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的生产规模、经济总量都不高,整体上与当时的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也不怎么突出,仅可能在一些局部产生生态破坏或环境污染的问题。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我国实行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国民经济开始调整。其间,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新型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对环境的压力,控制住了工业污染,但在环境保护工作上还缺乏一些必要的认识,也未能重视恢复生态环境的工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以及一些资源的大规模开发,生态环境的问题进一步突显。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城镇化、工业化进程,我们国家在短短40年间就已基本完成。同样的,发达国家在上百年的时间里逐步出现并得到解决的环境问题,短期内也在我们国家集中爆发,如环保投诉、污染事件频频被曝光以及社会舆论的集中爆发等。我国过去的环境污染呈现出复合性、压缩性、累积性的特点,因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经济一直是持续快速发展,肯定会对资源、环境等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同时有些地方在开采、开发过程中的保护、恢复力度不够,造成了很多问题。我们国家已经开始着力于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也处于一个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我们已经进入了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而奋斗的攻坚期,既有条件、有能力,也必须下大力气去解决生态环境方面的突出问题。

1.水污染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讲过‘长江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长江流域,接近30%的重要湖库仍处于富营养化状态,生物完整性指数到了最差的“无鱼”等级,废水、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占全国的43%、37%、43%,干线港口危险化学品年吞吐超过250种。这一系列数据都表明了长江水资源面对的威胁。同时,水污染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十大流域中,污染前四严重的流域是海河流域、淮河流域、辽河流域、黄河流域,北方相较南方更严重。

2.大气污染

2017年,我们公布了338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级别比例,反映了我们国家整体的大气污染情况。近年来,北京经过上下齐心协力治理雾霾,使蓝天、优质天气越来越多,生态环境质量越来越好。这得益于我们的政府、企业和老百姓在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方面的出色表现。

3.土壤污染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全国土壤总的超标率为16.1%……土壤污染类型以无机型为主,有机型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从污染分布情况看,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镉、汞、砷、铅4种无机污染物含量分布呈现从西北到东南、从东北到西南方向逐渐升高的态势。

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的地区在宏观上都有其原因,比如说老工业基地的工矿企业多,场地受到生产过程的污染;南方有些地区的有色金属矿区较大,在开采过程中造成了重金属元素迁移等;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工业较发达,会造成土壤污染的无机物、有机物的用量大,且没有有效降解。

4.海洋污染

不同于水污染主要指内陆河流,相关数据显示,我们国家的海洋污染主要是渤海湾、上海长三角入海口、广东、香港等地区的近海岸水质污染,且较为严重。这与我们当地的工、农业生产以及人口密度大、地形等主观、客观因素都有关系的。

5.垃圾围城

我们国家也存在一定的垃圾围城现象,但已足以让大家警醒。垃圾不分类、不处理、不进行有效的再利用,将来我们的垃圾围城现象只会越来越严重。同时,这也说明,环保问题要我们每个人都参与进来。

(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节点

上述三个方面就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背景,也就是我们国内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至于全球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我们可以分为几个重要节点来理解:

第一,1962年,《寂静的春天》出版引发全球共鸣。上世纪60年代是西方国家工业革命后快速发展的时期,当时的西方国家都在大量创造财富,拉动就业,进行大开发、大建设,同时也不够重视环保问题。这本书的出版引起了全世界的共鸣。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曾说:“1964年春天,雷切尔·卡逊逝世后,一切都很清楚了,她的声音永远不会寂静。她惊醒的不但是我们国家,甚至是整个世界。《寂静的春天》的出版应该恰当地被看成是现代环保运动的肇始。”雷切尔·卡逊,可以说是环境保护运动的先驱,也是现代环境保护运动之母。在这本书中,她列举了大量的污染事实,用生动而严肃的笔墨描写了过度使用化学药品和肥料导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震惊了美国,成为环境保护事业在美国和全世界迅速发展的导火索。

第二,1972年,罗马俱乐部出版《增长的极限》。这本书认为,“如果世界现有的人口、工业化、环境污染、粮食生产、资源耗竭的发展趋势不变,那么,世界就将在未来100年内的某时达到增长的极限。”

第三,1970年,丹尼斯·海斯发起并组织了首个地球日活动。全美2000多万人、大约一万所中学、2000所高等院校和全国的各大团体参加,强烈要求政府采取措施保护生存环境。这次环境保护运动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规模宏大的群众性的环境保护运动,是人类现代环保运动的开端,推动了西方国家环境法规的建立,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有力推动了世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2009年,第63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决议,决定将今后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

第四,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也称《人类环境宣言》。这一宣言标志着全球达成共识,开始重视环保。

责任编辑:王瑱校对:吴自强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