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市场”

“柠檬市场”

“柠檬”在美国俚语中表示“次品”或“不中用的东西”。“柠檬市场”,也称次品市场,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阿克洛夫在其1970年发表的《柠檬市场:质量不确定和市场机制》中所提出的经济术语,又称为阿克罗夫模型。该模型指出,由于对商品信息掌握程度的不对称,区别优质产品和劣质产品的困难又是商业世界固有的,买方为了避免风险损失,只能通过市场上的平均价格来判断平均质量,只愿意付出平均价格。商品有好有坏,对于平均价格来说,提供高品质商品的卖方自然就要吃亏,提供低品质商品的卖方便得益。买方过低的价格使得卖方不愿意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于是高品质商品逐步退出市场。如此恶性循环,高品质商品被逐出市场,低品质商品则逐渐充斥市场,市场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该产品市场会逐步萎缩并消失。这种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劣胜优汰”的市场现象,便是“柠檬市场”。这种因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逆向选择在现实的各种交易市场中是普遍存在的,如二手车市场、保险市场、就业歧视等。

“柠檬市场”中,卖方兜售低品质商品的成本由整个市场承担、收益却为个体所得;兜售高品质商品的收益由整个市场承担、成本却由个体承担。“柠檬市场”问题的广泛性和危害性已成为经济学家的共识。如何治理“柠檬市场”问题,阻止市场的“柠檬”化,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抵消信息不对称的影响,治理“柠檬市场”问题需要借助于行政治理和市场治理等方式。行政治理方式有加强监管性质量检测、建立产品质量责任制度、强化执业许可制度等。市场治理则是借助于信号显示机制、声誉机制、质保机制和第三方介入等,主要通过信用市场的培育、输入新信息降低买方的质量无知的信息改善、在交易合同加入激励条款使得卖方放弃质量投机。

(毛 强)

责任编辑:刘宇同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