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与下

上与下

“上”与“下”,是一种普遍现象,如上班下班、上山下山、上楼下楼等。延展开来,又有“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谁都希望只“上”不“下”,但现实总是不尽如人意。如何正确对待“上”与“下”,是对一个人思想境界、格局大小、人生智慧的考验。于为官者而言,更是如此。

《左传·昭公七年》有段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宋国有个叫正考父的人,他第一次被任命为上卿的时候,是弯着腰受命;第二次被任命为上卿时,是鞠着躬受命;第三次被任命为上卿时,他竟然俯身如弓受命。他在被授予重要职务时谦虚谨慎、如履薄冰、低头做人的品格成为后人的榜样。

我们党的领导干部是人民公仆,每上一个台阶,就意味着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对自己的要求应更严,更要有一颗为民之心。

“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干部在“上”时当扪心“三思”:一思何为上?这固然是职务的提升,但更是德才的进步,且得真有“两把刷子”,才让人佩服;二思为何上?是为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还是想掌更大的权,捞更多的钱,沉迷后者必然迈向深渊;三思如何上?是靠能力业绩,靠人品才学,还是靠贿赂吹拍,靠小圈后台,决定了为官的走向。若有人以为,当官就是做人上人,就能吆五喝六、前呼后拥,就是剪彩、赴宴、念稿、画圈,上任伊始恐就埋下后患,迟早会毁了前程。

人生“上”需慎思,“下”更是赶考。所谓“下”,即职务由“上”而“下”,条件由“好”而“差”,待遇由“高”而“低”。

历史有鉴。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仕途坎坷曲折,却始终坚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密州任上,他治蝗抗旱,堂堂太守也“自食杞菊”度日;徐州任上,黄河决口,他“庐于城上,过家不入”;在杭州,他疏浚西湖,一道苏堤至今仍造福大众;在黄州、惠州,他力劝百姓改变陋习;在儋州,他传授先进农业知识,直到现在许多地方还有“东坡井”。

我党历史上,党员领导干部上下流动实乃常事。比如,开国将军甘祖昌,红军团长方和明,老红军李开文,都自愿申请离开高级职位,回乡当农民带领家乡人民脱贫致富;孔繁森两次请缨到阿里地区工作,“博士县长”柴生芳选择到最贫穷的甘肃定西扶贫,河北农大教授李保国扎根太行山区35年。在这些人的价值排序中,“上”还是“下”,无关功名利禄,无关荣华富贵,都是以党和国家的需要为先,以人民群众的期盼为先,令人敬佩。

但同样要引起重视的是,我们干部队伍中也有这样一些人,只愿意“上”不接受“下”。“上”则喜形于色,下则怨气满腹;“上”则踌躇满志,“下”则心灰意冷;即便服从组织也是身下心不下。当然,这些人最终会被组织“召回”,被人民群众“退回”。

“上”与“下”是辩证的统一,犹如盈与亏、浮与沉、聚与散、用与藏、泰与否等,相辅相成。“下”,有时是“上”的准备,而“上”,又可能是“下”的开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时不骄不躁、不跋扈,“下”时不恼不怒、不泄气,是为人处世的一大妙方,也是党员干部应有的胸襟,更是为人民服务的必然要求。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